正文 第3章:孿生姐妹(下)(1 / 2)

何竹青怕石學禮不信,還補充說她是公社宣傳隊的主角,在《小刀會》當中主演周秀英呢。《小刀會》來長沙參加彙演,她被縣劇團和省藝術學校同時看中,但她選擇了來省藝校學習。

“學習好。學習好。”石學禮說,“你選擇來藝校學習是對的。”

“好什麼好,”何竹青說,“本以為來省裏學習可以謀得更好的前途,沒想到現在連工作都成問題。”

石學禮無話可說了。計劃趕不上變化。他是文革前最後一屆大學生,考上大學的時候高高興興,可進大學之後,正經上學沒到一年,就趕上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上學的幾年基本上是參加各項政治運動的幾年,沒學到正經的專業知識,現在突然要搞四個現代化,隻好邊幹邊學,從最基本的專業基礎課補起。

車到長沙,他們一起出站,一起乘輪渡去榮灣鎮,再一起乘公共汽車到魚灣寺。等他們到達左家壟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

“一起吃個飯吧。”石學禮提議。

何竹青矜持了一下,答應。

不用說,晚餐是石學禮付的帳。他是男人,又是拿工資的人,總不能讓社來社去的女學生付帳。

何竹青不想占別人的便宜。分手的時候,從挎包中取出一瓶用水果罐頭瓶裝著的臘八豆,遞給石學禮。石學禮不是本地人,但他吃過臘八豆,是單位同事帶到食堂來的時候大家一起品嚐的,所以他知道這是好東西,好吃。

石學禮眼睛盯著罐頭瓶,並沒有伸手,而是問:“是你媽媽特意為你做的吧?”

何竹青點點頭,表示是。

“就一瓶吧?”石學禮又問。

何竹青笑了,還是點點頭,表示是的,就一瓶。

石學禮不要,並且開玩笑地說君子不奪人所愛。

何竹青急了,一定堅持要石學禮收下,反複強調這東西她從小吃到大,不稀罕的,還說她家裏多得是,隻帶一瓶並不是家裏沒有,而是她一個星期隻能吃一瓶,要早知道碰上石學禮,該多帶兩瓶來的。

“那你下次就多帶兩瓶吧,”石學禮說,“下次多帶兩瓶的時候,再給我一瓶。”

石學禮當然是說著玩的,但何竹青認真了。一個星期之後,何竹青找到礦冶研究所,找到石學禮,給他送來滿滿一大瓶臘八豆。

由於當天是禮拜天,單位沒人上班,石學禮也不在辦公室,所以,何竹青找石學禮還費了一點事。具體地說,就是問了很多人找了很長時間才把他找到。於是,幾乎全研究所的人都知道有一個漂亮的大姑娘擰著一大瓶臘八豆來找石技術員了。

第二天一上班,單位的同時嚷嚷著要石學禮請客。個別同樣是單身的男同事還假裝生氣,說石學禮你這小子也太不夠意思了,說好了大家一起打一輩子光棍的,沒想到你背信棄義,偷偷地找了這麼年輕漂亮的一個女演員,不行,把臘八豆交出來,大家分享。

臘八豆是肯定要大家分享的,但石學禮死活不承認他是背信棄義,一再強調石曉雨不是他的對象,隻是一般的朋友,還具體地說頭一次是在照相館認識的,後來在長途汽車上正好又碰上了,所以大家就成了朋友。

石學禮的解釋不可謂不詳細,也不可謂不誠懇,可是,除了他自己相信之外,單位的同事沒有人相信。或者說是已經相信了,但假裝不相信。大家繼續開玩笑,繼續找樂,說第一次認識可能是碰巧的,但第二次在長途汽車上碰到肯定是精心策劃好的,要不然哪有那麼巧的事情?令石學禮有口難辯,越描越黑。

當然,如果僅僅隻有那麼一次,時間長了,玩笑不攻自破,大家肯定也就漸漸淡忘了,問題是,下個星期天,何竹青又來了,並且又是帶了一大瓶臘八豆。這次,她不用到處問人了,輕車熟路,徑直找到石學禮的單身宿舍。這下,石學禮沒話說了,不是談戀愛也是談戀愛了。並且,同事們也不開玩笑了,見到何竹青來,一個個變得非常有節製,非常有禮貌,客客氣氣地打招呼,然後客客氣氣地找了一個借口溜出去了,把宿舍留個石學禮和何竹青單獨在一起。

一次、兩次,三次、四次,何竹青堅持每個星期都來,每次來都雷打不動地帶上一大瓶臘八豆,並且每次來了之後都幫石學禮把宿舍打掃幹淨,東西歸順整齊,甚至還自己買來年畫裝點牆壁,搞得整個宿舍煥然一新,以至於同事回來的時候都以為走錯了房間。關鍵是,每次何竹青走的時候都冷靜地把上次裝臘八豆的水果罐頭瓶洗幹淨帶走,表明她一個禮拜之後義無反顧地還要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