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1 / 3)

石曉晴決定去美國。就算去了美國也找不到姐姐,她也要決意去美國。

她忽然有些明白人為什麼要活著了。

是為了責任。至少有一部分是為了責任。比如她自己,現在就想到了對父母的責任,對姐姐的責任。為了這份責任,她決定去美國。

然而,去美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石曉晴相信有錢能使鬼推磨。為了加快速度,她找了專門的旅遊公司,並且同意支付加快費。旅遊公司同意啟用特別通道,快速簽證,但必要的手續卻不能省。首先就是資金證明。簡單地講,就是石曉晴在銀行裏存一筆錢,然後由銀行開出一張資金證明,證明石曉晴在銀行裏確實存了這麼多現金,並且自證明開出後多少日之內,這筆現金不能動。既不能被取走,也不能被轉賬,還不能通過銀證通來買賣股票。總之,這筆資金暫時被銀行凍結。

凍結不是問題,問題是石曉晴現在沒有這一大筆現金。石曉晴的現金都用來按揭買房了,現在房價跌得厲害,而且有價無市,深圳房地產市場上所謂的成交量基本上都是特區外的小戶型房子,石曉晴手上這些特區內的大戶型房子,無論開出什麼價,估計眼下也不會有人敢接受,總會想著價錢還能再跌一些。既然還能再跌一些,幹嘛現在買?所以,她現在手上根本就沒有現金。

石曉晴也想到了賣股票。但由於一下子買了三套房子,石曉晴賬戶上的股票並不多,且不說價格跌得嚇死人,現在賣股票確實等於割肉,就是石曉晴真舍得割肉,估計賣出去的錢也不夠旅遊簽證的保證金要求。再說,石曉晴還指望這些股票的逐步拋出來按月支付三套房子的按揭款,如果這時候把股票拋了,在割肉的價位拋了,那麼,她今後的日子還過不過?如果不過,還不如她自己死掉算了,還去美國幹什麼?

石曉晴想到了借錢。

這可不是一筆小錢。要借隻能找對自己非常信任的人。

光有信任還不行,還必須是非常有錢的人。

很顯然,自己父母不行。父母雖然信任她,但肯定沒有這麼多錢。再說即便父母有,石曉晴也不能開口。因為一旦開口,就等於告訴父母她的處境。告訴父母石曉雨的處境。那不等於要父母的命嗎?

孔教授和王瑩這樣的人也不行。關係沒到這一步,而且他們也沒有這麼多錢。

想到最後,可能的人選隻有三個。一是鄧爸爸,二是包詩度,三是歐陽鴻海。

首先被排除的是鄧光輝。也就是石曉晴的鄧爸爸。但不管是鄧光輝還是鄧爸爸,石曉晴已經找他借過錢了,實在沒臉再開口借第二次。否則就是得寸進尺了。石曉晴最討厭得寸進尺的人,自己當然不能做這樣的人。再說,說到底,等爸爸的關係是母親何竹青的關係,當年石曉晴背著母親找鄧爸爸借錢已經非常不厚道了,今天如果再這樣做,那就等於是不要臉了。石曉晴不能不要臉,所以絕對不能再向鄧爸爸開口。

第二個被否定的是包詩度。否定的原因不是他沒有錢,也不是石曉晴不好意思開口,而是石曉晴根本就找不到他。當年石曉晴從江西上饒回來之後,就天天盼望著包詩度的電話,或者是來信,但包詩度一直到現在也沒有來信或來電話。盡管這些年石曉晴的電話換了,地址也變了,但她相信,如包詩度果要找她,比如回學校去打聽她,還是能打聽到的。但是,包詩度沒有來找。一直都沒有。

石曉晴相信包詩度肯定回過他在上饒的那個家,也一定見到石曉晴留給他的六雙襪子和那個紙條,他為什麼不給石曉晴打一個電話呢?是心裏根本就沒有石曉晴,還是石曉晴在他心裏太重?重到他不敢聯係的程度?石曉晴寧可相信是後者。因為相信是後者她心裏溫馨一些。

石曉晴也風言風語聽說過一些包詩度的情況。說他就在深圳,找了一個比他大許多的有錢女人,所以現在他也很有錢了。石曉晴認為深圳看起來很大,但有錢人的圈子很小,總共一千多萬人口的深圳有戶籍的才一百多萬,真正有錢的人就更少了,所以,石曉晴想像在這個很小的圈子裏,早晚有一天她能碰見包詩度。事實上,她也確實碰見過許多當年的劇組同事和粵港影視藝術職業學院的同學和校友,並且他們中的有些人還說在沙河高爾夫球場和彭年旋轉餐廳等地方碰見過包詩度。既然如此,石曉晴疑惑,我為什麼就碰不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