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背後的人(1 / 2)

阿裏郎那處堪稱豪宅的宅院裏麵有十幾個院子,這些院子一般情況下不會讓南疆的人進入,即便進入的是安馬村的人也不行。

除了這些院子裏的人相召,否則就是阿裏郎也不會輕易進入這些院子,因為這裏住的,才是南疆真正的主宰。

之所以會有這次戰爭,也都是因為這些人。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南楚遺民。

不過這不到百人的南楚遺民裏麵,真正算得上是昔日南楚皇室的隻有一個,就算是一個,也不過是個傀儡而已。

南楚太師郭興邦,自從南楚國相劉驁自殺之後,他就帶著南楚的遺老遺少一直對抗著大齊朝廷。

郭興邦原名郭權,因為南楚被滅,才改名郭興邦,現在年過七旬,身體依然硬朗。

劉覆,大楚最後一個皇帝楚哀帝的兒子,也是現在存活的唯一一個兒子,年過不惑,卻依然對郭興邦的話奉若聖旨。

要郭興邦是一個忠臣,從某些方麵講他的確是一個難得的忠臣,大楚金陵城破,哀帝在景陽宮自焚,帶著所有嬪妃和皇子公主。

郭興邦沒死,他當時在廣源這個地方公幹,可是他卻趁著金陵城破之前回到昔日的南楚京城金陵,將皇太子劉覆給帶了出來。

大齊建國,他本可以出仕,李神通給了他不錯的待遇,畢竟他是南楚除了劉驁之外的另外一個大儒。

因為連年征戰而不複存在的嶽麓書院山長,地位在南楚僅次於國相劉驁的鴻儒,更是一個難得的老學究。

可他沒有出仕,帶著南楚的遺老遺少一直都在反抗大齊,妄圖有朝一日,能夠重回金陵,恢複大楚昔日的榮光。

這樣一個人並不是一個做官的好材料,反倒是一個做學問的好材料。

劉驁在世的時候就曾跟人過,要論做官,太師不如我,爾虞我詐,他不擅長。可要論做學問,十個劉驁也比不上一個太師。

號稱門生故吏遍及下的劉驁都這麼,足見郭興邦這個老學究究竟有多厲害了。

事實上,現在大齊朝堂之上不少高官,都是出自二人門下。

可要他是一個忠臣,他又不能完全算一個忠臣,手握權柄,劉覆隻不過是他手中的一顆棋子,至少在外人看來是如此。

在南疆十萬大山百萬子民中,知道太師的人比知道皇上的人要多許多。

阿裏郎今要請教的,就是態勢郭興邦。

先有童子入內稟報,得到許可之後方能入內,等了一會,童子出來告訴阿裏郎太師讓他進去。

進門之前阿裏郎先把腦袋垂下,以示恭敬,裏麵有兩個人,不僅郭興邦在,自號大楚的打出皇帝劉覆也在。

“臣參見陛下,參見太師。”阿裏郎進去之後跪下給‘皇帝’劉覆磕了個頭,站起來之後又給郭興邦揖了一禮。

劉覆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裏道:“南疆王無須多禮,朕也沒有旁的事,正在接受太師教誨。你此來可有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