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任務市場(1 / 2)

第三十五章任務市場

叮咚一聲,侯世達點開了羅漢堂內堂的收件箱。

最近收到LB的提示音已經越來越少了,一天半天不增長也是常有的事情。侯世達知道,自己這篇模糊邏輯的論文價值,已經被榨取差不多了。

他的模糊邏輯論文雖然受到評議會的聯合推薦,但軟件領域畢竟很大,羅漢堂內堂又執行的是精英主義政策,人數其實有限。

細分到某一個領域,而且對模糊邏輯感興趣,這個基數就比較小了。

過了快半個月的時間,侯世達收到的LB已經將近50個了。之前一直在忙公司成立的事情,也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學習。

如今把虞美人收羅到了麾下,侯世達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團隊培訓和管理的工作立刻撒手,全都交給了她。而他自己則準備重新把沒有完成的事情徹底了結一下。

算算時間,網上關於中動軟件的輿論應該發酵的差不多了。這段時間以來,侯世達一直用發帖軟件在一些著名的小眾論壇持續發帖,並且注意觀察回帖網友的態度。至此為止,網友對於中動軟件竟然一點口風也不露,已經極為憤慨了。

如果時間再拖下去,結果恐怕真的要如陳輝所料,發生其他的熱點事件把網友們的關注力吸引過去,讓中動軟件順利過關了。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首先得是侯世達沒有繼續在暗中推波助瀾。有什麼轟動性的話題,讓網友們重新注意到中動軟件才行。

那麼接下來就很簡單了,既然是敵人不希望的,當然就是侯世達需要盡力實現的了。

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怕是程序員組成的地方,同樣會有江湖存在。羅漢堂內堂隻是一個平台,提供頂級程序員互相交流的一個通道。但是在這些頂級程序員的小圈子裏,實際上仍然有很多更小的圈子。

侯世達在羅漢堂這半個月接觸下來,已經逐漸了解了它的具體情況。

除了論文庫和聊天室,羅漢堂確實不再提供其他的服務。但是羅漢堂內堂成員之間,卻有著大大小小不同的組織。

這些組織,小的三五個人抱團取暖。大的像是一些技術牛人或者行業大佬組織的,人數甚至能多達幾十、上百人。

比如說羅漢堂內堂評議會的成員,憑什麼能夠淩駕於其他委員會之上?就是因為想要進入評議會,首先你得成為一個大型組織的領頭人。

真要說起來,倒是有點多黨製議會和兩院製政治的意思。不過當然,這裏不會有非黑即白的黨派鬥爭,內堂成員也可以哪個組織都不加入。

像侯世達這樣的新人和閑人,羅漢堂內堂裏也有不少。

而這種成員因為無法借助組織的力量,於是逐漸發展起來了一個互助的體係,也就是羅漢堂內堂的——任務市場。

任務市場的入口是一個特殊的程序,能夠“絕對”的將訪問者匿名處理。訪問數據分布式存儲在網絡裏,保證任務市場的信息是安全的。

侯世達得知有這麼一個地方當真是欣喜若狂,原本有些冒險和猶豫的後續計劃,由此可以至少保證了自己的人身安全。

發動羅漢堂內堂的力量,也比自己一個人單打獨鬥成功率要高的多。在對付中動軟件這件事情上,任務市場對侯世達當真是個驚喜。

此時他就已經連接上了羅漢堂內堂的任務市場,稍微等待了幾秒鍾的時間,略有些簡陋的程序界麵刷新出來一個類似BBS的界麵。

侯世達一個個的瀏覽過去,沒看幾行就已經手心出汗了。

“某網站B2B交易係統支付接口集成,要求軟件通過每小時100萬用戶的壓力測試。”

“某網絡遊戲,尋求解決服務器分布架設同步技術,遊戲日均在線50萬人。”

“地震波觀測點的監測數據曲線分析係統。”

……

這些功能如果單拿出來,其實未必有多麼複雜。比如說網絡支付接口軟件,網絡上就有現成可用的資源,拿過來稍微修改一下就能用。但後麵再跟上一個每小時100萬用戶的壓力測試,這就是世界級的技術難題了。

別看侯世達重生前也是個項目經理、半個架構師,但他想要接觸這樣級別的項目也還差了點意思。

侯世達用後腳跟想,也知道這個任務肯定是出自淘寶的需求。每小時100萬用戶的水平,不過就是他們2010年雙11時候的數據壓力而已。提前幾年開始預研,隻能說明人家技術上有預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