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個企業的成功在某種意義上取決於是否善於合作。
如今的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超競爭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裏,合作被人們看得越來越重要。作為一個現代人,隻有學會了與別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競爭與合作是構成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兩股力量,在社會生活中,要有競爭,更要有合作。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人多智慧多,隻要善於合作,發揮雙方甚至多方的力量,就能想出辦法、取得成功。合作是個人或群體、組織之間為了實現某一共同目標,通過彼此的協調作用獲得更大意義或價值的聯合行動。合作強調的是在和諧的氣氛中互惠互利;而競爭往往隻是為了勝負或優劣而進行的爭鬥,關注單方麵的最終利益。
如果在一家企業裏,每名員工都想成為職場競爭裏最後的勝者,那麼每個員工的心態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隻知索取,不願奉獻”,接下來,員工們的眼裏隻關心個人利益,而不顧企業的整體利益,這樣的競爭對於企業或組織甚至國家的發展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所以,在競爭中切不可忘了合作。而且也隻有合作才能彌補對方的不足,讓每個人都感受到團隊的強大、團隊的溫暖、團隊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在合作中,你可以迅速提升自己的能力。
袁政海是個班組的組長,在他的組裏,每個人在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一種濃烈的團隊意識和歸屬感,大家覺得這裏存在著一種特別的溫暖。這個班組擁有很多積極的元素,團結合作、競爭創新、充滿朝氣的精神讓每一個在這裏工作的人都感到無比自豪。
雖然大家平時也不忘“較勁兒”,但隻要遇到需要解決的問題時,團隊的每個人都會毫不保留地獻出自己的“錦囊妙計”,沒有人會小肚雞腸地將自己的想法藏著掖著。
“遇到問題,合作比競爭更為重要。”這是班長袁政海時刻對自己和班組的成員說的話,“每個成員的才智、能力各有千秋,你可能在這方麵存在優勢,但他有可能在那方麵的優勢比你還要明顯。隻有取長補短,讓每個人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才能讓團隊走得更快更穩。”
在現代社會,離開合作、孤軍作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不管你是職場人士還是一位生意人,你要想在競爭中取得勝利,必須與人合作。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許多大的工程、大的成果都是合作的結果。例如火箭、宇宙飛船、城市建設和管理、各種現代化的工具……這些都和大家共同協助分不開。可以說,現代科技的所有成果無一不是團結合作的結晶,無一不是精誠合作的結果。
一個人、一個企業的成功在某種意義上取決於是否善於合作。現在我們遇到的問題越來越複雜,一個人再能幹,也難以獨立麵對很多複雜的事,很多事都需要人們同心協力來做。人與人隻有彼此尊重和理解、各自發揮自己的長處,共同向著同一目標努力,才能產生一加一大於三的功效。如果相互都不信任,甚至相互攻擊、相互推卸責任,那麼其功效就會減小。
現實中,我們不僅需要和同事、朋友合作,而且還需要和競爭對手合作。
既然是合作,那麼一同合作的雙方必須有一定的能力。那麼,是不是有了能力就能找到合作夥伴呢?當然不是,合作除了能力之外,還需要人品。其實,很多合作,首先都不是金錢的合作,而是人品的合作,如果我們把合作的目標定為生產一輛汽車,那麼這輛汽車要想生產成功,就需要各種各樣的零件。而隻有把各個零件組裝起來,一輛汽車才算生產完成,才能夠行駛。合作中的每一個人就好比其中的一個零件一樣,很多時候,缺了某一個人的力量就無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