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用愛心驅散心中的寒冷(1 / 2)

隻要擁有愛心,寒冷的冬天心也不再寒冷。

愛是人生中最值得珍藏的東西。愛就像空氣、陽光和水一樣,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它,沒有它,人就無法生存。

外國有一句名言:“愛是萬能的,擁有了它,人生就會變得富有和幸福,人生也會步入成功的巔峰。”幫助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每一個胸懷善良的人是一定會得到回報的。心存善良之人,不僅在其行動上,就是他們的言語中也充滿了愛。

那是一個下著大雪的早晨,馬克·吐溫走在空曠的大街上。街上的行人很少,馬克·吐溫看到一位乞丐走了過來,把髒兮兮的、凍得發紅的手伸向自己:“先生,行行好吧。”

馬克·吐溫找遍了全身也沒找到一分錢,於是他困窘地握住乞丐的紅手說:“兄弟,真是對不起,我沒帶一分錢。”

此時,乞丐的眼角噙滿了淚水,用手緊握著馬克·吐溫的手說:“謝謝您,先生,你已經給了我最好的禮物。”

雖然馬克·吐溫沒有施舍給乞丐一分錢,但他那顆仁愛之心卻給予了乞丐心靈上的溫暖,使乞丐在這個寒冷的冬天不再寒冷。可以看出,有時雖然我們不能對需要幫助的人提供一些實質性的東西,但我們的仁心卻能給予別人鼓勵和安慰。

愛是美好的,最偉大的愛是無私的。在你渴望得到別人愛的同時,也應該擁有一顆仁愛之心,學會為別人付出愛,愛把寬容、溫暖和幸福帶給親人、朋友、家庭乃至全社會和全人類。當你享受到別人的愛的時候,你也要主動為別人付出你的愛,這樣才能得到愛的滿足,能感受到真正的快樂,這種滿足和快樂不會隨著時間的潮流而波動,反而會在時間的醞釀中越來越甜蜜,越來越醇厚。

在一個秋天的傍晚,張鵬與朋友分別後走進一家小書店,書店的主人是位老人,一副慈祥的麵容,端坐在書店裏,看著幾個正在翻書的人。

張鵬知道,這些人隻是隨便翻翻而已,並不是真的要買,也許他們來這裏的目的隻有一個——蹭書看,這種情景他見得多了,但老人卻絲毫沒有責怪他們的意思,他隻是用溫和的眼光平視著他們,麵含微笑。

張鵬挑了朋友推薦給他的一本書,付錢給了老人,上了一輛回家的公交車。回到家後,當他迫不及待地翻開那本書的時候,突然愣住了:裏麵夾著一張50元的鈔票。

他暗自慶幸自己的好運氣,再看書時,書裏的內容卻漸漸不入心了,他知道,老人賣書的利潤極小,一本書賣出去往往隻能賺幾毛錢,這50元錢真不知道他要賣多少書才能賺回來。想到這些,他決定馬上把錢給老人送回去,盡管從他家到老人的書亭有十幾裏的路程。

當張鵬匆匆趕到書店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0點了,附近的小店都關門了,可老人家的書店卻還沒關門。老人看到張鵬的時候,便笑了起來:“小夥子,我就知道你要回來的,所以遲遲還沒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