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厚積薄發(1 / 2)

柔弱的蘆葦在暴風雨中總是會彎腰低頭,等到陽光明媚時又挺直身軀。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這句話的意思是:隻有天下最柔的東西才能穿透天下最堅硬的東西。老子認為,最柔軟的東西裏麵往往蓄積著人們看不見的巨大力量。所以有時候,“弱”並不是代表軟弱無能,在恰當的時候懂得示弱,將會為你積蓄更多的力量,以便厚積薄發。

一滴水的力量是微弱的,而水滴卻可以穿透石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又不爭”,水是最柔的東西,也是最堅硬的東西。做人應該有水的精神,低調行事、以柔和寬容之心待人,以水滴石穿之力對待一切困難。

莊子在《山水》篇中講到一個這樣的故事。

在東海有一種鳥,這種鳥非常柔弱,在鳥群中,你永遠看不到它,因為它總是擠在鳥群裏生存,這種鳥的名字叫“意怠”鳥。

“意怠”鳥由於本性柔弱,在和別的鳥一起飛行的時候,它們總是不敢飛行在鳥隊的最前麵,也不敢在最後麵;吃食的時候從來不爭先,隻是在其他鳥吃完後才找尋殘食。它們就這樣小心翼翼地活著,所以,鳥群以外的動物也不會傷害它,當然也不會引起鳥群以內的排斥,終日優哉遊哉、遠離禍患。

“意怠”鳥的生存之道有點兒像魯迅筆下的阿Q,得過且過,隻要能活著就好。適當地示弱是一種生存之道,是對對方的一種尊重,但是過分地示弱就是真正的弱者行為,“意怠”鳥就是弱者,所以它苟活著,不能獨立。阿Q精神勝利法是弱者最直接的體現,但是人不能隻有“骨肉”,還要有“血肉”,隻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人,才會具有光彩照人的生命旅程。

示弱不是一味地忍讓,而是在具體的情形下審時度勢,做到剛柔並濟。在職場中,對於管理下屬來說,在行使權力、下達命令時,一定不能示弱,對於原則性的東西不可違背,但情感及語氣要柔軟溫和,這樣下屬才不會感覺到你盛氣淩人、獨斷專行,你才能服眾。而如果隻是一味地強硬到底、高調行事,那樣隻會引起下屬的反感和不滿。

示弱當然也不是妥協,而是一種理智的忍讓,隻有寬容的人才會受到大家的歡迎。示弱不是倒下,而是為了更好、更堅定地站立。適當地示弱是一種靈性的覺醒、是一種智慧的顯現。人生是一場艱難的馬拉鬆,隻有你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才會迎來最後的勝利。有時候還需要你拿得起、放得下,懂得示弱,你才能走得遠。

瑞典有位以登山為生的人,他的名字叫克洛普。在1996年春天的某一天,他與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騎自行車從瑞典出發,長途跋涉、曆經千辛萬苦來到了喜馬拉雅山的腳下。但在距離峰頂僅剩下300英尺時,他毅然選擇了放棄這次登峰的挑戰,返身下山,這意味著他所做的一切將前功盡棄、功敗垂成。令人不解的是,他為什麼要作這樣的決定呢?

後來,他說出了原因,他說:“我們預定返回的時間是下午2點,雖然當時隻需45分鍾我就能登上山頂,但我知道如果我那樣做的話,也許今天我就不在這個世界上了。因為在那種情況下,我一定會超過安全返回的時限,無法在夜幕降臨前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