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最高境界應該像水一樣,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隻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這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柯察金的一句話,這句話曾經為很多迷茫的人指引了方向。生命對於每個人都隻有一次,我們應該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沒有任何人可以替而代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也許不需要再喊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的口號,但是和平時代有和平時代的新意,我們對時代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我們需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注意自己的德行,隻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虛度年華,才會活得有意義。
《士兵突擊》是一部以軍旅為題材的電視劇,它講述了一個普通士兵許三多的成長曆程,該劇上映後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普通大眾都在討論許三多的那句話: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
許三多—— 一個被父親打罵出來的“龜兒子”,參軍入伍隻是為了不讓父親再受欺負。因為他腦子笨,學不會東西,又成了被連隊踢出來的“三呆子”。在草原五班,許三多是最後一個進去的,但是,卻是第一個走出來的。如果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那麼對於許三多來說,修路這件事無疑是他改變命運的一次機會。
在草原那個荒無人煙的地方,修路簡直是天方夜譚。班長老馬和團長王家瑞都有過修路的經曆,當年王家瑞帶領一個加強排駐紮在那兒,結果因為沒有經費而半途而廢。當許三多提出他要自己修幾條路時,在他們看來,這個新兵蛋子簡直是在說瞎話,因為那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而許三多卻創造了奇跡,他成功了。
相當於“愚公移山”的這項工程為什麼何其難呢?具體來說,首先是修路沒有石頭;倉庫、哨位、營房之間的總距離為427米,路寬1米,共計為427平方米。如果按照1平方米30塊石頭來計算,至少需要1.2萬塊石頭,還不包括路沿石和中間的五角星。其次還要翻土、壓實、砸石……還有材料,這是最大的困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草原上,到哪兒去找石頭呢?許三多需要走出草原,艱難跋涉才能撿回來石頭。其中還有來自老魏、李夢的忌妒、報複和打擊。最明顯的一次是他們在夜裏搞破壞,老魏和李夢帶著鐵鍬偷偷地去破壞剛修好的路,好在他們覺得有點兒不安,被班長發現,沒有做成。
天道酬勤,也許是功夫不負有心人,許三多憑著那股執著勁兒,硬是修出了一條路,這反倒讓戰友們覺得自己的生活越來越沒有意義,許三多經常對他們幾個說:打撲克沒意義,修路有意義。誰不明白這個道理呢?修路是為了使更多的人方便,而打撲克就是為了打發在草原上無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