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
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
甚至不求你愛我,隻求在我最美的年華裏,遇到你。
——徐誌摩
9月1日,暮城第一中學。剛過暑假,天氣依舊未脫去夏天的灼熱,校門口進進出出滿是人。
有少部分的學生是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報名的,不過學校有明文規定,家長不得入內,所以家長們把孩子送到校門口就折路返回了。
但這並不影響氣氛,還是有一些培訓機構的人員,頂著烈日在發傳單。新學期的鍾聲就此敲響。
蘇子雅身著白色t恤、七分褲,撐著傘站在太陽下,注視著這所陌生的學校。
她的媽媽在暑假裏將她送到姑姑家,交代她以後就在暮城讀書,住在姑姑家裏。還給了她一張銀行卡,說裏麵有十萬塊錢,叫她一缺錢就打電話。
子雅心想:什麼十萬塊,哪怕是一分錢我也不想花那個女人的!
“給,子雅,喝點水。”
回過神,蘇子雅接過姑姑遞來的水,道了一句謝謝。
“子雅,以後別跟姑姑這麼見外,都是一家人!”蘇韻瞧著麵前纖瘦的孩子,心疼地說。
雖然她不理解,曾經那麼相愛的大哥大嫂為什麼會離婚,但是作為姑姑,看著昔日活潑可愛的侄女變得沉默疏離,她是既心疼又埋怨。
“嗯。”
“咱們也快去報名吧,時候不早了。”說完,蘇韻便告知門衛,牽著子雅的手進了學校。
一路上,子雅細細打量著,新學校的環境很好,栽種了許多白玉蘭,不過現在已經錯過了花季,看不到了。
蘇韻邊走邊給她介紹,“暮城市第一中學是聯立中學,有初中部和高中部。不過因為之前出了點事,學校就建了堵牆,把兩者隔開了。你哥他就在高中部讀一年級。”
蘇韻說的是她的兒子秦天,她一直把子雅當作親生閨女,便直接要子雅叫哥哥了。
校道上,來來往往的學生相伴而行。子雅無奈,看來以後人際交往是個問題。
不一會兒,她們便走到了初中部的教學樓前。由於子雅的姑父跟校長是同學,所以幾天前就把她的入學手續辦好了,現在隻要去報個名便可以正式讀書。
初二這一屆有十二個班,蘇子雅轉到的是四班。姑姑說這是全年級最好的班,不過對於她來說本就無所謂。
上了樓,蘇韻帶她來到老師辦公室,對班主任大致說明了情況,又囑托老師要多照顧照顧她。
看著姑姑為了自己的事情忙活,子雅心裏微微溫暖。
“蘇子雅同學,歡迎來到四班。我叫李琴,教數學的,以後就是你的班主任了。”李老師拍了拍蘇子雅的肩膀。
子雅禮貌的回答:“嗯。李老師好。”
隨後,李老師又問了些問題,無非是你之前在哪兒讀書,成績怎麼樣,上次期末考試考了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