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誌高這麼一想,又變得緊張了起來。
還好盧斯及時看到了範誌高的窘迫,用一個風趣的笑話吸引了眾人的注意,也讓範誌高放鬆了許多。
“你們好,我叫範誌高,是飾演威爾·特納的。”範誌高首先來了個自我介紹。
“你好,我是凱拉·奈特莉,很高心見到你!”或許奈特莉也看到了剛才範誌高的不安,搶先接過話來。
“我的榮幸,小姐!”範誌高已經徹底放開了,想起一看看過一本關於西方禮節的書,照著書中的台詞說道。
接著傑弗裏·拉什和傑克·達文波特都分別和範誌高打了招呼。雖然他們現在都是美國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卻沒有一點架子,和範誌高聊得很盡興。
其實範誌高又哪裏知道,美國影視圈和中國一樣,想成功並沒有那麼容易。他們都知道新人不容易;在說自己也是從新人過來的,也不好跟一個小輩下絆子。
“你們幾個過來,我來給你們講講劇情。”導演戈爾·維賓斯基看到人都到齊了,才開口說道。
戈爾·維賓斯基講戲的時候時不時說說劇組的情況,倒是讓範誌高有些心驚。
為了這部電影,布魯克海默找來了《怪物史萊克》的編劇特德·艾裏奧特(TedElliott)和特裏·羅西奧(TerryRossio),三人商議在影片故事中融入引人入勝的超自然元素,而且在影片拍攝過程中,兩人將在片場自始至終全程陪同。其實早在完成1992年的《阿拉丁》之後,艾裏奧特和羅西奧就想創作一部海盜片劇本,但當時沒有電影公司對這個想法感興趣,兩人的構思由此醞釀了整整10年。
盡管《加勒比海盜》講述的是一個奇幻故事,但主創人員對相關曆史背景不敢有絲毫馬虎,製片方特地請來了德高望重的曆史學家彼得·特維斯特(PeterTwist)作顧問。特維斯特對十六至二十世紀的曆史頗有研究,他向劇組的各個部門傳授相關曆史知識,從當時的風俗、著裝的細節,到日常生活、航海和軍事狀況等等。特維斯特說:“海盜是在公海違法犯罪的人,所以‘海盜’是一個很寬泛的術語,隻要是在開放水域偷竊和破壞財物的行為就可以界定為海盜。最初的海盜是個體行為,隨意而並沒受過訓練,後來海盜行為逐漸複雜起來。比如在戰爭期間,政府特許一些人去襲擊敵方的海運,然後再和水手們分享所得,當時這種行為是合法的。很多船主和水手認準了這種生存之道,戰爭結束後依然照此行事,也就成了海盜。雖然片中的海盜並沒有真實的人物原型,卻將很多真實海盜的所作所為集於一身。”
加勒比海的小島是海盜們的理想之地,因為有源源不斷的運送財寶和貨物的商船從此經過。不過海盜寶藏向來隻是傳言,事實上無證可查。從史料記載中可以發現,典型的海盜在洗劫財物之後會盡情揮霍,根本不可能有所剩餘。
影片並沒有指定特定的時期,但主創人員為了讓故事具有一個大概的時代輪廓,從而選擇了1720至1750年之間,當時正值海盜鼎盛時期的尾聲。
為了讓影片看上去更加真實可信,所有扮演海盜和英國海軍的演員都要接受數周的訓練,製片方請來了特技協調人喬治·馬歇爾·魯格(GeorgeMarshallRuge)、劍術大師羅伯特·安德森(RobertAnderson)及其弟子馬克·艾維(MarkIvie)指導訓練。
對於訓練,範誌高並沒有反感。國際知名演員,導演,以功夫片著稱的成龍,不知道為了拍戲進了多少次醫院,自己將要受的苦跟他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吃午飯前一個小時,導演把這部戲說的口沫橫飛,仿佛是他寫的一樣,弄得盧斯在一旁極其尷尬。不過範誌高還是挺佩服這個導演的,能將人物內心揣摩的這麼細膩,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眾人跟著導演去了劇組的食堂,讓範誌高大呼過癮。在中國隻有拍史詩大戲的時候才有專門的食堂,就算是巨星最多也隻能讓自己的經紀人去店裏買些食物,不敢公然搞特殊化。而自己隻不過是個龍套,群眾演員而已,也就有個盒飯而已。沒想到美國隨便一部片子都有專門的食堂,這讓範誌高這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