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拿出80%的精力維護20%的重點關係(3)(2 / 3)

越是在光怪陸離、令人眼花繚亂的演藝圈裏,就越難保持一顆低調從容的心態,而能夠理性淡定地繞開浮躁的池沼就更令人佩服了,年紀輕輕的徐靜蕾做到了。

像徐靜蕾這樣處於事業高峰期的人都能夠謙卑處世,那麼處於低穀期的人就更應如此了。

劉向東是一家電器公司的總裁,因為經營不利,他的企業有了很多虧損。劉向東在其他行業都有投資,但是在他主要產業失利的時候,他投資的其他項目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麼幫助,反而加劇了他的虧損。最後,劉向東走投無路,隻好向銀行申請破產。

就這樣,劉向東由一個叱吒風雲的商海成功人士,變成了一無所有的窮光蛋,那種滋味是非常難受的。但是他不能就這樣倒下去,他還有妻子、孩子等著他去養活,還有父母親人的責任在他的肩頭,所以他頂住了這一切壓力,決定積極樂觀地生活下去。

眼前他麵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要掙一些錢供應家庭的生活,而賺錢最快的方式就是做推銷員。以前他也是因為這個工作而掙到了第一桶金,從而逐漸地開創了自己的事業,而現在似乎一切又回到了原點。更糟糕的是,他已經過慣了養尊處優、發號施令的生活,重新要做卑微的工作,這種轉變太難了。

劉向東沒有被這種心態打倒,他決定放下老板的架子,重新做一個卑微的小人物。然而真正實施起來卻很不容易。有些客戶與他交談時心裏很不高興,心想一個小小的推銷員怎麼看起來比我的譜還大呀,因此沒有訂他的單。有些客戶還是劉向東以前的員工,冷嘲熱諷的話也會時不時地冒出一兩句,劉向東也都忍耐下來並不發作。

就這樣,憑著艱難的推銷工作,劉向東使家庭的生活維持了正常,沒有因為事業的倒塌而使家庭受牽連。兩年之後,劉向東又有了一些積蓄。而他原來投資的幾家企業也都相繼有了良好的運轉,他的資金又多了起來。他重新聯係原來的合作夥伴,又開了一家電器公司,成功地走出了人生的低穀。

長在圈子裏混,誰足金足兩、誰濫竽充數,幾句話便能見分曉。試想你是一位領導,你是喜歡讓一個自命不凡的人做自己的心腹,還是更傾向於找一個踏實穩重的人做自己的心腹?答案很明顯,保持低調的態度,這是贏得信賴的第一要素。

高人麵前,更要韜光養晦

韜光養晦是一種非常明智的處世態度。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鄧小平同誌將韜光養晦的內涵運用於當時我國的外交工作之中,強調要審時度勢,不要鋒芒畢露,適當的時候要隱藏才能,這樣才能以更加謙恭誠懇地態度開展外交工作。

如今,時代發生了變化,體現個性的口號愈發嘹亮,學習、工作中處處主張“拿出看家本領”,很多人都要獨占一個舞台來展露才能。然而,真正能撐住舞台的,卻仍然是那些韜光養晦的人。提倡個性固然是立足於現代社會的需要,但是前人推崇的處世經驗更有其精明之處。在領導麵前,員工要低調行事,在大有成就的人麵前,就更要韜光養晦了。常聽到老企業家們說現在的年輕人太浮躁,有點小本事就想大展身手,工作中處處顯小聰明,難成大器。確實如此,有時候展露鋒芒是工作所需,但在待人接物上卻要謹言慎行。那些恃才傲物,動輒侃侃而談的新人固然會得到領導的欣賞,但是真正能使領導放心委以重任的還是那些沉穩謙虛的人。

華佗是漢代著名醫學家。有一次,一個年輕人因為頭痛請華佗給他看病,華佗看了看說:“你得的是頭風病,藥倒是有,隻是藥引子很難找。”“得用什麼做藥引子呢?”“活人的腦子。”年輕人一聽,立刻呆住了,這種藥引子實在是沒法找,所以他隻好失望地回家了。

過了幾天,這位年輕人又找了位老醫生,老醫生問他:“你找人看過嗎?”“我找華佗看過,他說要用活人腦子做藥引子,沒辦法,這病是沒法治了。”老醫生說:“用不著找活人腦子,去找10個人們戴過多年的舊草帽,煎湯喝就行了。”有一天,華佗又碰到這個年輕人,見他神清氣爽,不像有病的樣子,就問:“你的頭風病好了?”“是啊,多虧一位老醫生給我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