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語出唐朝杜甫《春夜喜雨》。好雨就像知道時令一樣,春天一到它就開始滴落。夜裏隨著和風悄悄降下,紛紛綿綿,無聲無息地滋潤著萬物。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語出唐朝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黃四娘家的庭院裏,小路上開滿了花兒,許許多多的花兒將花枝都壓彎了。前麵的“滿”字與後麵的“千朵萬朵”前呼後應,表現了繁花似錦的景象。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語出唐朝杜甫《登高》。天高雲淡,秋風呼嘯,兩岸猿聲哀嘯;渚清沙白,鳥兒在自由飛翔。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語出唐朝杜甫《水檻遣心》。蒙蒙細雨中,魚兒搖曳著浮出水麵;徐徐微風裏,燕子斜斜地在天空飛翔。詩句細致地描繪了微風細雨中魚、燕的情態。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語出唐朝杜甫《曲江》。在花叢中穿梭的蝴蝶翩翩起舞,忽隱忽現;在水麵上飛行的蜻蜓一點即起,悠然自得。詩句極富天然之妙。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語出唐朝杜甫《曲江對酒》。桃花與楊花隨風輕輕飄落,黃色的鳥群中不時地夾雜著白色的鳥一同飛翔。
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
——語出唐朝李益《塞下曲》。燕歌還在悠揚不斷地唱著,邊塞的大雁在天空展翅飛翔;牧馬成群結隊地嘶鳴歡叫,邊塞的原野已經長出了一層嫩綠的小草。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語出唐朝韓愈《寒食》。春日的長安,無處不飛舞著落花;寒食節,禦苑的柳枝在東風的吹拂下搖曳生姿。兩句詩將落花漫天、柳絮飛揚的暮春景色展現了出來。
草色遙看近卻無。
——語出唐朝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早春時節,草色初見,遠看一片嫩綠,但走近一看反倒看不出,好像什麼也沒有似的。
纖雲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
——語出唐朝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纖細的晴雲向四外卷去,看不見天上的銀河;清風吹拂夜空,月光如水般蕩漾。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語出唐朝白居易詩《錢塘湖春行》。各種顏色的花開得越來越多,漸漸地讓人感覺眼花繚亂;小草開始生長,才剛剛能沒過馬蹄。兩句詩寫錢塘湖的春景生機盎然,成為曆代傳誦的名句。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語出唐朝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有好幾處,早來的黃鶯都在爭著將巢穴築在向陽的樹上,不知誰家剛飛回的燕子在飛進飛出忙著啄銜壘窩的春泥。詩句用早鶯和新燕的動態寫出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早春勝景。
柳絲嫋嫋風繰出,草縷茸茸雨剪齊。
——語出唐朝白居易《天津橋》。那些隨風搖擺的細長的柳絲像是被春風一根一根抽出來的;那些又軟又短的密密的嫩草像是細雨一點一點地剪出來的。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
——語出唐朝劉禹錫《望洞庭》。極目遠望,洞庭湖山青水翠,湖中的君山就像一顆小巧精致的青螺一樣靜佇在白色的銀盤裏。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語出唐朝柳宗元《江雪》。群山中,看不見一隻飛鳥的影子,小路上,見不到一個行人的腳印。隻有孤零零的小船上,一位穿著蓑衣戴著鬥笠的老翁,獨自冒著風雪在寒冷的江麵上釣魚。
絕頂人來少,高鬆鶴不群。
——語出唐朝賈島《宿山寺》。山的最高峰很少有人來遊玩,棲息在高高的青鬆上的鶴連個夥伴都沒有。
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語出唐朝賈島《暮過山村》。一種叫聲怪異的鳥在淒涼的原野上空嘶叫,讓日暮中孤單的行人心裏深感恐懼。
桃花亂落如紅雨。
——語出唐朝李賀《將進酒》。紛紛飄落的桃花猶如天降紅雨一般。詩句描寫桃花飄落之景。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語出唐朝杜牧《山行》。把車子停了下來,隻因為非常喜愛這楓林的晚景,那落上秋霜的楓葉比二月裏的花兒還紅豔呢!詩句表現了秋日山林楓葉流丹、層林盡染的熱烈而生機勃勃的景象。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語出唐朝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地下著,路上的行人都像丟魂落魄似的。
風煙放蕩花披猖,秋千女兒飛短牆。
——語出唐朝李山甫《寒食》。春風盡情地吹拂,吹得花兒恣意飛揚。女孩縱情地蕩著秋千,高高地似乎要飛過矮牆。
滿眼風波多閃灼,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語出敦煌曲子詞無名氏《攤破浣溪沙》。放眼望去,隻見微風吹來,水麵上波光蕩漾。看著眼前的山,就好像是來迎接你似的。但當你仔細一看,山並沒有動,而是你的船在前行。
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
——語出五代時期馮延巳《謁金門》。一陣風突然吹來,平明如鏡的水麵頓時泛起了道道波紋。
華燈火樹紅相鬥,往來如晝。橋河水白天青,訝別生星鬥。
——語出北宋張先《玉樹後庭花·上元》。輝煌明亮的燈火爭奇鬥豔,把大地照耀得如同白晝一般。橋下的河水閃耀著白色的光芒,天空一片碧青,無數的華燈倒映在河中,讓人懷疑這元宵之夜又生出了一些星星。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
——語出北宋張先《天仙子》。天色漸黑,鳥兒雙雙棲息在沙地上;雲開月現,花影在微風中婆娑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