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靈兒在這眾目睽睽的飯館裏,露出了這麼一大錠銀子出來,立馬引起幾個家夥的見利起歹之心。
有一位還埋下頭來,與同桌的夥伴嘀嘀咕咕地商量著。
靠近街邊位置的一張桌子,其中有個大漢衝著街邊招了招手,沒一會,一個馬夫模樣的漢子走了進來。
這個大漢附在馬夫耳邊低語了幾句,然後揮了揮手:“去吧。”
馬夫點點頭,飛也似地跑出去了。
“三位客官,您們要的三盤素菜,全出來了。”二將三盤素菜從托盤上端上桌麵,還把隨手帶的毛巾搭在肩膀上,恭敬地作了個請的手勢。
吃罷午飯,付過飯錢,三人又開始整裝上路了。
行了八裏遠路,三人進入到一條林蔭路上。走了許久,都沒有走出去。這林蔭路似乎特別長,沒有盡頭似的。
“三師弟,咱們這是走到哪了?”楊王打量著四周,問孫猴子。
孫猴子掏出那張簡略地圖,看了看,道:“大師兄,這地圖上沒名字。”
“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突然,一個樵夫右手拿一把柴刀,背上背著一捆柴,嘴裏唱著歌謠,正從後麵的路上走來。
楊王按住馬韁,等著這個樵夫經過,然後問道:“哥,請問這條路,叫啥名字?怎麼走了半,都不見盡頭?”
“這條路,叫不歸路。”樵夫放下那捆柴,打量著楊王,問道,“兄弟是要上哪去?”
“我們前往百丈河。”楊王問道,“哥可知這兒離百丈河還有多遠?”
“不遠。這條不歸路走到盡頭,就到了蒼山。”樵夫道,“蒼山再往西走上七八裏,就到百丈河了。”
聽到快到百丈河了,祈靈兒、孫猴子都精神振奮。
樵夫完,背起那捆柴,繼續唱著歌謠,沿著林蔭路走了一截,突然向右一拐,拐進了右邊的山林裏去了。
楊王三人催馬繼續沿著林蔭路行走。
走了三裏多遠,前麵有人在話:“喂,把身上值錢的行當留下。”
楊王、祈靈兒、孫猴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確定是聽到人在話,於是繼續前行。
“喂,我你們三個,把身上值錢的行當留下,聾子啊,沒聽到我在話嗎?”那人見楊王三個像是聾子一樣,渾沒將他的話聽進去,頓時惱火起來。
“你在跟我們講話?”楊王愣住,問。
“不是跟你們講話,難道我在自己跟自己講?”這人十分不憤地道。
楊王、祈靈兒、孫猴子愣了,心想你還真是在自己跟自己講話呢。
楊王看了看前麵的林蔭路,隻聽見聲音,沒看到人,這人是埋伏在前麵的路邊叢草之中。
“我去,了半,原來你是跟我們三個話。”楊王道,“聲音得這麼細,誰會以為你是在打劫啊?”
“你大爺的,聽到大爺要打劫,你們竟然不慌、不怕?還埋怨起大爺我話太細聲?”氣得這個家夥從埋伏好的草叢中站了起來,“兄弟們,好好招呼他們三個。”
唰唰唰。
這個家夥一站起來,立馬有七八條大漢跟著從隱藏著的地方冒了出來。
“我們三個身上,有何值錢的行當?”見這個話輕聲細語,連惱怒起來罵人的話,都得那麼輕,楊王於是故意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