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一個機會,你就能,創造出令自己驚訝的人生奇跡。
永抱“必勝”之心
1883年,富有創造精神的工程師約翰·羅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著手建造一座橫跨曼哈頓和布魯克林的大橋。然而橋梁專家們卻勸他說這個計劃純屬天方夜譚,不如趁早放棄。
羅布林的兒子華盛頓·羅布林——一個很有前途的工程師,也確信這座大橋可以建成。父子倆克服了種種困難,在構思著建橋方案的同時,也說服了銀行家們投資該項目。
然而大橋開工僅幾個月,施工現場就發生了災難性的事故。父親約翰·羅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華盛頓的大腦也嚴重受傷。許多人都以為這項工程會因此而泡湯,因為隻有羅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這座大橋建成。
盡管華盛頓·羅布林喪失了活動和說話的能力,他的思維還同以往一樣敏銳,他決心要把父子倆費了很多心血的大橋建成。
一天,他腦中忽然一閃,想出一種用他唯一能動的一個手指和別人交流的方式,他用那根手指敲擊他妻子的手臂,通過這種密碼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設計意圖轉達給仍在建橋的工程師們。
整整13年,華盛頓就這樣用一根手指指揮工程,直到雄偉壯觀的布魯克林大橋最終落成。
無獨有偶。法國有一名記者叫博迪,在年輕的時候,他因一場病故導致四肢癱瘓。在全身的器官中,唯一能動的隻有左眼。可是,他還是決心要把自己在病倒前就構思好的作品完成。
博迪隻會眨眼,所以就隻有通過眨動左眼與助手溝通,逐個字母地向助手背出他的腹稿,然後由助手抄錄出來。
助手每一次都要按順序把法語的常用字母讀出來,讓博迪來選擇,當她讀到的字母正是文中的字母時,博迪就眨一下眼表示正確。由於博迪是靠記憶來判斷詞語的,有時不一定準確,他們需要查辭典,所以每天隻能錄一兩頁。
可以想象兩個人的工作是多麼的艱難!幾個月後,他們曆經艱辛終於完成了這部著作。為了寫這本書,博迪共眨了二十多萬次眼。這本不平凡的書有150頁,它的名字叫《潛水衣與蝴蝶》。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人之所以沒有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們缺少智慧,而是因為他們麵對事情的艱難而沒有做下去的勇氣。波德萊爾說過:“沒有一件工作是曠日持久的,除了那件你不敢著手進行的工作。”如果一根手指就可以建造一座大橋,一隻眼睛就可以出一本書,那麼,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如果一根手指就可以建造一座大橋,一隻眼睛就可以出一本書,那麼,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無處不在的自信
一家很知名的財經雜誌社登出啟事,高薪招聘幾名記者。啟事上所說的“應聘者不僅要具有良好的文筆,更要具有無處不在的自信”,我覺得簡直就像給我量身定做的一樣。因此,前往應聘的時候,我誌在必得。
和我一樣渴望進入這家知名財經雜誌社的人很多,數百人在開始的幾輪筆試中殺得硝煙四起,經過層層闖關衝殺,我最終成為留下來麵試的十個人之一。看著坐在會客室裏等待老總麵試的其他九人,自信的我突然生出幾分擔憂,害怕麵試時老總深入細致地詢問我一些財經問題。我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大學裏我一直學中文,畢業後從事的又是社會新聞報道,可以說對財經知識一竅不通。我問問身邊的其他幾人,他們大多是學財經的出身。由此可見,我前途凶險。
終於等到麵試,我穩定了一下忐忑的情緒,在心裏對自己說:“不要擔心,你是最棒的!”
開始一些問題都很簡單,之後,老總問我:“你看過我們的雜誌嗎?”
見我點了點頭,老總又問:“你覺得我們的雜誌在財經類雜誌辦怎麼樣?”
這是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我的腦子裏僅有一個對這本雜誌的大致印象,但是卻無法把雜誌的財經報道的優劣說得更透徹。因此連我自己都能夠感覺到,盡管我的想法不錯,卻隻是停留在一個很表麵的層次上。回答完後,我忐忑不安地看著老總,希望能夠從他的表情裏看出一點讚賞。很遺憾,我沒有看到我想要的。看著我,老總說:“你回答的這些都是表麵的。”
我聽出來了,他對我的回答不滿意,我的自信在瞬間崩潰了。極想加入這家財經雜誌的我誠懇地說:“我會努力學習的,希望能夠給我這樣一個機會。也許我現在的能力還不夠,但是我會盡力成為最好的。”
最終麵試的結果是,我沒能加入這家知名的財經雜誌社,我把失敗歸罪到了自己沒有學財經上。偶然的一個機會,我又見到了麵試我的那位老總。心有不甘的我問他我當初為什麼會失敗,老總看著我說:“年輕人,有些時候你表現得不太自信。”
我不自信?這是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過的。見我一臉納悶,老總想了想說:“其實我最後的一句話是故意說的,作為一個不是專門學習財經的人,你對我們雜誌的分析其實很不錯!可是你僅僅聽了我的一句話,就懷疑自己所說的東西。不要忘記了,我們在啟事裏特別強調的是‘具有無處不在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