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相遇(1 / 3)

初春,正是萬物複蘇,春回大地的美好時節。長安城外的古林中一片靜謐,忽聞一陣琴聲,飄渺空靈,宛如天外之音,餘音嫋嫋,回蕩於山穀之中,不絕於耳。堪稱繞梁三日使人不知肉味,不過卻是隻聞琴音,不見彈琴之人,仿佛此曲乃從天上而來。一曲終了,卻見一道身影閃過,從那八人合抱的古木上一躍而下,風度翩翩,宛若仙人。

待那人落到地上卻沒有絲毫塵土濺起,若有行家在定會讚歎一聲:“好輕功!”隻見那人年不及弱冠,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身著白色儒袍,抱琴而立,鬢若刀裁,麵若冠玉,眉如墨畫,鼻如懸膽,目若秋波。眉宇之間自帶一股出塵之氣,卻又有些玩世不恭。脖子上戴著一精美小玉劍,腰間插一根紫玉長笛,此刻抱琴而立,端的是一翩翩濁世佳公子。

此人正是李懷玉,不知不覺已是貞觀十九年,轉眼間李懷玉也已長成了一翩翩美少年。

不過他的師傅逍遙子卻於三年前留下一封書信,說什麼小懷玉學藝有成,為師甚是欣慰,再也沒什麼遺憾的了,也該去雲遊四方,逍遙自在一番了。

讀完書信,李懷玉有些哭笑不得,逍遙自在?不想帶自己出去直說嘛,帶著自己一起又不是不行,不就是以前遊曆的時候那他當飯票還是大吃特吃的那種嘛!看來這老頭是害怕自己跟著他,給他添麻煩吧。

嘴上如此說,但心裏卻不這麼想,老頭和自己相依為命十年,為了讓自己增長見聞,十年間帶自己四處遊曆,遊遍了大唐的名山大川。十年的感情突然分別怎會沒有感覺?這三年來,李懷玉一直住在古林之中,不就是期盼著有一天老頭能回來,可惜……

李懷玉甩甩頭,把這些雜七雜八的事兒全都跑到腦後,背起琴,緩步走向長安城,“還是先去給那些人看病吧,然後再到長安街好好吃一番!”規劃好自己一天的行程,李懷玉想著長安城跑去,淩波微步瞬間發動,一眨眼就不見人影了。

……………………………………………………………………

長安,含元殿。瑞靄紛紜,虹光漫庭,白玉階,金鑾殿。殿中華麗,文武分列兩邊,沉香寶座上坐著一位黃袍金衣的中年男子,雖是中年,然雙鬢略白,眉宇間滄桑深鎖。此人正是一手締造貞觀之治,號稱“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

“諸位愛卿,朕的兕子如今已過十五,知書達理,溫柔嫻淑,正是待嫁年華,哪位愛卿的公子王孫有此想法,朕必定成全。”

群臣不語,就連李世民最信任的長孫無忌此時也閉口不言。皇上口中的兕子姓李字明達,號“晉陽公主”,是李世民最喜歡的女兒,長孫皇後的親骨肉。性情跟其她公主的囂張跋扈不同,確實溫婉內斂,很是可愛。而且每次皇上訓斥大臣,她都會為他們說說好話,就連長孫無忌這個大舅都曾經受過她的恩惠,是以每個人都拿她當寶貝,疼愛得不行。

按理說這樣的好兒媳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隻要自己的兒子或孫子娶了晉陽,必定能保幾十年榮華富貴。唯一讓他們望而怯步的,除了駙馬命之外,就是晉陽公主的病了。

晉陽自小體弱多病,嬌弱不堪。兩年前太子謀反暴露後更是大病一場,如今身體每況愈下。皇上這次招駙馬保不準是想為晉陽衝衝喜,一旦晉陽身故,那就不是榮華富貴而是災禍臨頭了,誰知道皇上會不會把氣撒到自己家身上?

在座的是誰啊,全大唐最聰明腦袋瓜子最會轉彎的高智商都在這兒了,每個人都深諳為官之道,凡事都要思量得自己都迷糊了才會下決斷,對於這種福禍不知的事情那是萬萬不會做的。

李世民見下麵的人都低眉垂目疑似雕像,高聲道:“你們都說話啊,輔機,你我郎舅之親,相交多年,你的二子長孫雲孝……”

長孫無忌身形一頓,自己家裏已經有了一位大神一樣的公主供著,再加一個豈不是活受罪?趕緊跪了下來:“皇上,您能看上犬子是老臣的榮幸,隻是犬子和中書令楊師道的女兒情投意合,私定終身,實在沒有這個福氣啊。”

他小心翼翼地看了李世民一眼,發現李世民臉色有點不好看,趕緊禍水東引:“玄齡的三兒子如今也快加冠,老臣見過,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絕對是個駙馬的好料子。”

“哦?房愛卿?”李世民期待地看向房玄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