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中國五千年科學(一)(1 / 1)

中國是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國是世界科技發展的搖籃之一。回顧五千年中國的科技史,曾經怎樣地絢麗多彩,燦爛輝煌,並曾一度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如果不是因為近代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而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那麼中國的科學也不致落後。今後,中國的高科技一旦發展起來,那麼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科技發展最全麵的國家,因為中國還擁有以全息的、綜合的和整體思維方法為特色的東方科學方法。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尤其科技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命力的象征。《易經》名言“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表明中華民族的創新意識源遠流長。中國的科學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本書將重點闡發具有東方特色的華夏科學的風采以啟迪後人。中國的科學並非隻有輝煌的過去,更重要的是創造了一套探索自然科學規律的獨特方法,並將與現代方法相輔相成,力爭輝煌再度,這就是弘揚華夏科學的重大意義。

中國五千年科技成就數以百計、千計,在人類文明史上曾經湧現了不少有重大意義的科技成就。這裏僅舉最傑出、最有世界影響的部分,以示華夏科學之輝煌。

一、中國曆代世界科技創新重大成果

1.四大發明之一——紙

公元1世紀,東漢蔡倫發明了紙,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

2.四大發明之二——活字印刷術

公元10世紀,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對人類文明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3.四大發明之三——指南針

戰國時期,我國航海家發明了指南針,這一重大發明,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樹立了一座新的裏程碑。

4.四大發明之四——火藥

公元9世紀,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了火藥,從此意味著人類在征服自然的道路上,又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5.鄭和下西洋——世界航海的壯舉

公元15世紀,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鄭和是最早到達非州和最早繞過好望角的人,比哥倫布還要早半個世紀,為世界航海史上樹立了一座新的裏程碑。

6.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跡——萬裏長城

在2200年前的秦始皇時代(公元前2世紀),在我國的北方築起了一座全長12700多裏,西起甘肅嘉峪關,東抵河北山海關的萬裏長城,這條像巨龍一樣逶迤蜿蜒、雄偉壯觀的建築,集中體現了我國人民的智慧。中國的萬裏長城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樣,成為地球文明的象征。

7.世界上最早、最長的運河——京杭大運河

以春秋時期(2400年前)就開始開鑿的京杭大運河。從北京到杭州,全長1794公裏,溝通了海河、黃河、長江、淮河、錢塘江五大江河,展示了我國古代交通航運事業的輝煌。

8.世界藥物學、植物學的科學醫著——《本草綱目》

公元15世紀,明代醫藥學家、科學家李時珍撰寫的《本草綱目》,是一部人類藥物學、植物學的劃時代巨著,現已有多種外文譯本,在國外流傳,獲得了高度評價。

9.第一枚導彈發射——劃時代的成功

1960年11月5日,我國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已進入了原子時代。

10.生命科學的新紀元——世界首例合成蛋白質

1965年9月17日,我國科學家成功地人工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而震動了世界,標誌著我國生命科學已居於世界領先水平。

11.全世界最大的合龍工程——長江

1997年10月,我國長江三峽合龍及黃河小浪底工程峻工,展示了我國水力發電工程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