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同學會是拓展人脈的最佳場所(1 / 1)

同學當中,不乏各個經濟層麵的人。可以說,一個班級,便是一個社會的濃縮。各種層麵的人物在同學會中都毫無掩飾,盡情演繹自己的喜怒哀樂。所以,同學會無疑就成了發展同學關係的最佳場所。

老同學會毫無顧忌地在同學會,這個濃縮了的小社會當中,一展令人終生難忘的世態炎涼。純粹是因為隻有同學之間,社會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才會充分吻合;隻有老同學之間,才能夠安然相處,相互惺惺相惜。同學關係要麼基於臭味相投,要麼基於誌同道合,所以同學關係可以發展到相當的牢靠。在同學中,對某些事物持有相同觀點、甚至是一生也未能讓兩人之外的其他人所知悉或理解的觀點時,同學關係更會顯得格外穩固。

在Google上搜索“校友會”三個字的網頁總數約有79200,搜索僅用時0.15秒。各大名校,甚至中小學,都開始有了自己的校友會。畢竟,這是一個極好的社會資源。

同學關係,往往是因為單純,而少了些隱諱吧。當然,也有同班數十,往往親者數名;同學數千,往往知音無幾的情況。但一旦人參加了同學會,便注定這份關係是其他關係難以替補的。

為了拓展新的同學資源,現在社會上同學會很盛行。僅北京大學,各種各樣的同學會就不下幾十個。在中國最好的工商管理學院之一的上海中歐工商管理學院,除了在上海本部有一個學友俱樂部之外,北京還有一個學友俱樂部的分部。人大、北大、清華等名牌大學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都有同學會或校友會分會,在這些地方,形形色色的同學都多得很。

當走在北大、清華、人大等名牌高校中時,其中有許多人是花了大價錢從全國各地來進修的。學知識是他們一方麵的原因,但是,交朋友才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對於那些“成人班”,像企業家班、金融家班、國際MBA班等班級的學生,交朋友要比學知識更重要,有些人唯一的目的就是交朋友。一些學校也是看到了這一點,在他們招生簡章上也會明白無誤地告訴對方:擁有某某學校的同學資源,在這裏將為你開創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赫赫有名的《福布斯》排行榜中,中國富豪南存輝和胡成中就是小學和中學時的同學,他們一個是班長,一個是體育委員,到後來他們兩個人合夥進行創業,在企業做大了以後才分了家,分別成立正泰集團和德力西集團。

而校友之間的互相聯絡還可以互相幫助,互通有無。比如,通過校友會某個素昧平生的校友找到了很重要的客戶,這絕非特例。一位創業者在《參考文獻》中說,在他到中關村創立公司以前,曾經花了半年時間到北大企業家特訓班進行學習、交流。在開始的十幾單生意中,都是在這些同學之間做成的,有的還是通過同學幫忙做成的。所以,有這樣的同學幫助,他的事業在起步的階段才有了很大的成績。

現今,帶著商業或功利的目的走進同學會,已經是一種趨勢,並沒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同學彼此之間接觸較密切,對雙方較了解,同時因為同學間不存在利害衝突,成年以後的朋友則大多數從五湖四海走到一起,建立的友誼都不如老同學可靠,純潔度也不是很高。對於想建立良好人脈關係的人來說,同學關係是值得珍惜的一個最重要和有利的外部資源。

這一點,從賈南的校友通訊錄上,就能看得出來:MBA班上的同學全都有,甚至連校友的聯係方式也專門做成了一本校友錄,校友每年鐵定聚會一次。

對於MBA的同學,哪怕是校友,賈南說自己也會自然地產生親切感。曾經有好幾次,陌生人打電話來,說自己是北大光華學院畢業的,是哪屆哪屆,聊聊彼此熟悉的人或事,很快距離就拉近了。假如對方是需要幫忙或聯係工作,賈南也會特別地去留心。他自己剛畢業時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北大光華學院的一位學長聯係的,後來,這樣的事情就越來越多,他幫同學留意工作機會,或是同學給他提供合作機會,甚至還有同學要辦公司,大家投資的投資,加盟的加盟,非常熱心。

不論本身所屬的行業、領域如何,都不妨多運用校友會上的人脈資源,來為自己的成功找到人脈。當然,感情上的互相支持也彌足珍貴。所以,隻要有聚會,那份關係,那份情誼就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