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遠離小人,進退自如(1 / 1)

何謂小人,小人乃具有小才、歪才、邪才者也。小人奉行“有奶便是娘,有錢便是爹”的人生宗旨,走的是趨炎附勢之邪路,做的是溜須拍馬之醜事,進的是有權有勢者之側門。生活中,不管願意與否,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碰到小人,很多時候還是要和小人打交道。小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代價,做損人利己之事,甚至是損人不利己的事。如果我們不懂點和小人相處的智慧,就很可能會被小人陷害。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小故事:

以前有位國王,統治著一個疆域遼闊的國家。他有一個太子,名叫法施。法施太子性格純孝,行為規矩,從來不做非禮之事,辦起事來小心謹慎。

有一次,法施太子由丞相帶領去拜見國王的寵妃。太子進退一切按規矩辦,一點也沒有失禮的地方,但國王的這個寵妃,卻是個脾氣暴躁、性格淫蕩的婦人。她看見太子相貌堂堂、唇紅齒白,不禁動了邪念,伸手就把太子往懷裏拉。

太子嚇壞了,使勁把手掙脫,拉住丞相說:“快跑!快跑!”一不小心就把丞相的帽子給碰掉了。

原來丞相是個禿頭,平日全憑帽子遮羞,以便在女人麵前裝風流。太子把他的帽子碰掉,露出大光頭,惹得寵妃哈哈大笑,丞相覺得很丟臉,恨死了太子。所以,太子雖然逃掉了,卻得罪了寵妃和丞相兩個人。

自此以後,寵妃和丞相兩個人一有機會就在國王麵前說太子的壞話,想要置太子於死地。

國王雖然非常相信太子,然而怎能經得住寵妃和丞相兩個人添油加醋的讒言。於是,國王也就將信將疑起來,最後便派太子去鎮守邊境。

我們經常聽人說:“寧可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從上麵這個小故事,我們也可以看出,小人的難纏程度可見一斑。因此,我們必須學會與小人相處。

有人說:君子行善樂施,小人唯利是圖;君子掌權積德,小人仗勢欺人;君子見賢思齊,小人嫉賢妒能;君子光明正大,小人陽奉陰違;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惡;君子交而不齊,小人反目成仇;君子是水,小人是油。小人會使用種種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當他的目的達到後,他會不擇手段地去實現他的另一個目的。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我們身邊的小人,認清小人的真麵目,並妥善處理好和他們的關係。如果我們在這一點上疏忽大意,處理不好與小人的關係,就難免要吃虧。那麼如何搞好和小人的關係呢?怎樣和小人和諧相處呢?我們來看看唐朝名將郭子儀是怎麼做的:

曾經為大唐中興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名將郭子儀,不僅在戰場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而且在待人處事中,也是一個善於對付小人的高手。郭子儀在與小人打交道的時候有他自己的秘訣,那就是“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安史之亂”平定之後,功高權重的郭子儀並沒有居功自傲。為了防止小人的嫉妒,他反而比原來更加小心了。

有一次,朝中有一個地位比自己低的官僚要來拜訪郭子儀。此人乃曆史上聲名狼藉的奸詐小人,相貌奇醜,生就一副鐵青臉,臉形寬短,鼻子扁平,兩個鼻孔朝天,眼睛小得出奇,人們都把他看成是一個“活鬼”。正是因為如此,婦女們在看到他時都不免會掩口失笑。因家中侍女成群,郭子儀事先作了周密安排,當他聽到門人的報告後,立即讓身邊人避到一旁不要露麵,他自己接待。那人走後,姬妾們回到跟前問郭子儀:“許多官員都來探望您的病,您從來不讓我們躲避,為什麼此人前來就讓我們都躲起來呢?”

郭子儀微笑著說:“你們有所不知,這個人相貌極為醜陋,且內心又十分陰險。你們看到他萬一忍不住失聲發笑,那他一定會心存忌恨,如果此人將來掌權,我們的家族就會遭殃。”郭子儀對此官員很了解,所以在與他打交道的時候就做到了小心謹慎。

果然,後來這個人當了宰相,他想盡一切辦法報複,把所有以前得罪過他的人統統陷害了,唯獨對郭子儀比較尊重,沒有傷他一根毫毛。

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到郭子儀對待小人的辦法是既周密又老練。這個故事也警示我們:在和小人打交道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周全,千萬不要和他發生正麵衝突。

對小人的作為看不慣,就想“仗義執言”,就想“打抱不平”,就想做個維護正義的英雄,這無疑是與小人作對,把矛頭直接攬到自己的身上,給小人以可乘之機,從而使我們自己的利益受到更大的損失。其實,一般來講,論實力,小人並不強大,但他們會不擇手段,什麼下三爛的招數都可能使出來。如果是和小人發生了衝突,即使是贏了小人,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惹得一身的不舒服。所以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還是要避開小人,能躲多遠就躲多遠。

處理好和小人的關係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與小人結仇,否則是最不值得的。即使贏了小人,自己也會付出巨大的代價。知道誰是小人,就要故意地疏遠他、回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