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芒太露,會招別人的嫉妒,有人卻偏偏要這麼做。懷才而不露,乃是大智若愚的表現。古人雲:“鷹立如睡,虎行似玻”故君子才華不露,聰明不逞,才是任重道遠的力量。
不在同學麵前炫耀自己,這大概可以形象地詮釋為“藏巧於拙,用暉而明”這句話的具體含義。很明顯,這裏要說明的一點是,在處理同學關係時要懂得藏鋒露拙,明哲保身,切忌鋒芒太露。
有才幹是好事,是事業成功的基礎,在恰當的場合顯露出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帶刺的玫瑰最傷人,也會刺傷自己。在同學之間,本來沒有多麼複雜的過程和利益衝突,但俗話說:“同事是對手,同行是冤家。”嫉妒是人的天性,特別是還在學校的同學,由於心理發展還不夠健全,嫉妒這種動物的本性體現得比較明顯。因此,有才華的學生很容易遭到其他同學的非議甚至排擠。
求學時年輕氣盛,總是希望自己能夠鶴立雞群,為老師所欣賞,為其他同學所敬佩。特別是自己有了一點點小成績後,更希望得到別的同學的尊重和肯定,自然而然滋生出優越感來。於是,隻要是在能顯才的場合,就迫不及待地表現自己,把自己的才能統統展現出來。這樣做有可能暫時滿足你的虛榮心,殊不知這樣做是一種極其不明智的處世方式。當你揚揚得意時,也是你開始為同學所嫉妒、厭煩的時候,很顯然,不但你的形象開始降低,以後與你同學的關係也就很難相處了。
露才一定要適時、適當。時時處處才華畢現隻會招致嫉恨和打擊,導致做人和事業的失敗不是智慧者的所作所為。有誌於做大事業的人,可能自認為才分很高,切記要謹防自傲,該裝傻時一定要裝得徹底。
許敬雖才華橫溢,但頗有恃才傲物之習,經常對楊廣的文章冷嘲熱諷,毫不把他這個東宮太子的身份放在眼裏。眾所周知,隋煬帝楊廣是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但貪財好色、凶殘成性,還特別嫉賢妒才,當然不可能容下許敬。
當楊廣還是太子時,曾與朝中某大臣的兒子許敬同受教於當時的朝中重臣王文之。許敬天資聰慧,才思敏捷,頗受王文之的器重,而楊廣無論在才智、人品上皆低許敬一等。有一次,楊廣與許敬就某個問題爭辯於王文之之前,許敬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大有不辯贏不罷休之勢,而楊廣在許敬的這種氣勢下即略顯低沉,言語不夠華麗,最後王文之判兩人無輸贏,才學各俱千秋。但楊廣這時已開始從心中忌恨許敬了。當楊廣成為皇帝後,首先辦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個借口把許敬收押入獄,斷其頭,碎其屍,方才解很。
可見,許敬之死,植根於他的聰明才智,最關鍵的在於他的鋒芒太露。許敬之死給我們留下了重要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