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掌聲,不管是別人的還是自己的。因此,我們不妨就把幫助和讚許別人的表情掛在臉上,多給別人“捧潮。
曾經有一位熱愛繪畫的青年,他年輕有為,但是一直不被人看重。作為一位繪畫藝術愛好者,色彩就是他的人生。他辭掉了他的工作,準備潛心作畫。一天,他又拿起了手中的畫筆,準備在街頭繪畫。這時一個衣衫襤褸的孩子走了過來,問道:“叔叔,你的畫真漂亮,能送一幅給我嗎?我想送給媽媽做生日禮物。”年輕人高興地說:“當然可以。”說著,把畫送給了那個孩子。
年輕人這一天都過得很充實,他覺得自己的畫終於有人要了。於是他更加努力,心在這種巨大的熱情中跳動。一年後,他終於成了大畫家。
看看,隻是一個孩子的捧場,就對畫家造成了這麼大的影響!可見捧場沒有身份的界限,在生活中的任何時候,你都可以為別人捧常比如,如果你初次見一位女性,那麼她身上的衣服和首飾,就是你“捧潮的最好題材;當你去朋友家時,精美的窗簾、牆上的一幅畫,甚至牆壁的顏色,都可以成為你“捧潮的材料……
這些生活中的“捧潮雖小,卻能立即拉近彼此的距離,讓你獲得更好的人緣。
肖禮有很多朋友,甚至與朋友的全家都相處得很好,為什麼呢?這就得益於他善於捧常一次,他和一個朋友約了見麵,朋友將他的妻子也帶來了。因為他和朋友的妻子是第一次見麵,沒有適當的話題。但是他眼睛一亮,發現朋友妻子的那款胸針非常獨特,於是他稱讚道:“這款胸針真是精致、獨特,好像市麵上沒看到過這款式埃”
朋友的妻子立即來了興致,原來這枚胸針真的很獨特,市麵上確實沒有,那是她自己設計,並定製的。肖禮一聽,立即稱讚道:“難怪這麼特別,你很厲害啊,設計出這麼漂亮的東西,改天也幫我設計一個吧。”於是兩人的話匣子就這麼打開了,還成了很好的朋友。
在這個社會上,懂得捧場的人似乎比較吃香。當一個人聽到別人讚美的話時,難免會覺得高興、自豪,因此,多為別人捧場,也會使你變得更迷人!懂得經常為他人捧場,收獲的是別人發自內心的感激。而為他人捧場實際上也是為自己捧常
為別人捧場需要精力和物質的付出,最重要的還有感情的付出。如果你明白為別人捧場就是為自己捧場,那麼,你讚美的話會說得更順暢。然而,懂得這個道理的人不多,他們被猜疑、忌妒的情緒占據了心靈空間,或者有的雖然在心裏也會為對方的成功喝彩,卻不會說出口。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我們應該學會為他人捧場,容短學長,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而且這樣做能為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和人際環境。而這種氛圍與環境,能讓我們在前進的征途上走得更快、更穩。
捧場是對別人的支持,懂得為別人“捧潮的人多是有智慧、有“心眼”的人。給別人“捧潮,實際上是對別人的成功及其艱辛的過程予以肯定和鼓勵,同時也是自己心靈美的展示,為自己贏來更多的人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