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朋友兩肋插刀,這種義氣誰都有。義氣是做人交友的原則,但我們往往看到,有些人僅為了義氣就失去了理智和“心眼”,這是非常危險的做法。義氣也有原則,講義氣也要有所取舍,盲目的義氣要不得。
其實我們為人處世有兩條原則,一是以做好事為標準,二是以處好人為標準。
有人把前者作為最終目標,而有人卻以後者為目標。如果以後者為目標,那麼他的一切將以討好別人為出發點,以情麵為準則,這種人是肯定做不好事的。
光憑著義氣行事的人就是以處好人作為他畢生的目標,似乎這一輩子有許多哥們兒朋友誇他夠義氣,他也就心滿意足了。這是很不足取的。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間的互相幫助是情理之中的,但如果其中摻入“義氣”兩字,就會發生危險。有的人能清醒、理智地對待問題,那麼當互幫互助和原則問題發生衝突時,就能以遵守原則為重;而如果一味以義氣為重,那就可能會因為重義氣而違反法律,到頭來是害了自己。這樣的例子是舉不勝舉。
要把義氣之害減到最低程度,首先,要學法。把法律牢牢地記在心頭,當你衝動的時候,它會及時澆水滅火,讓你理智,讓你清醒。其次,要養成不輕易承諾的習慣。有些人是因為要麵子而隨口承諾別人,然後為保麵子而鋌而走險,結果是丟大麵子,所以要保麵子就要舍得丟小麵子,在開始的時候要考慮清楚;有時,猶豫一下是好事。
做人重友情講哥們兒義氣當然重要,但遇事隻講義氣而魯莽失去理智,千萬要不得。這就需要有“心眼”,理智地處理一切,別到頭來忙幫不成,還惹來朋友怨恨,弄得兩頭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