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5章 怎樣讓貴人願意幫助我們(1 / 1)

有時,我們費盡力氣終於找到了能助自己一臂之力的“貴人”,但是他卻不一定願意幫助我們,怎麼辦?不妨用點迂回戰術,巧妙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蔣介石去世那年,蔣緯國的軍銜是中將,這已是他當上中將的第14個年頭。根據國民黨的規定,當了14年中將若還未晉升為上將,則應強製退役,軍銜也隨之取消;上將則是終身製。當時任總統的蔣經國並不打算給蔣緯國晉銜,為此蔣緯國不得不另想辦法。

蔣介石的喪事結束,宋美齡準備赴美國定居。臨動身那天,蔣氏兄弟前往送行。蔣緯國特地提早趕到官邸,他一改往日穿西裝的習慣,穿了一套軍服,還佩帶了全套勳章勳標,一進門就向宋美齡行軍禮。以前,蔣府每年逢蔣介石、宋美齡的生日,除夕吃團圓飯,端午節和中秋節都要聚會,所有的人都穿便服。因此,宋美齡對蔣緯國的舉動覺得奇怪。

蔣緯國一本正經地解釋道:“再過不久,我就沒有資格再穿軍裝了,今天給媽媽送行,特地讓媽媽看看我穿軍裝的模樣。”宋美齡追問道:“為什麼?”蔣緯國就簡單地說了一下軍中強製限齡退役的製度。

宋美齡從來不問軍中之事,限齡退役這種事,她還是第一次聽說,於是問道:“那何敬之(應欽)為什麼可以繼續穿?”蔣緯國說:“那是上將,終身製。”宋美齡終於明白了。

這時,蔣經國也到了。蔣緯國一見他,也站起來行了個軍禮。蔣經國皺皺眉頭道:“在家裏幹什麼來這一套?”蔣緯國還未回答,宋美齡就問他:“緯國做軍人還可以嗎?”

蔣經國不知前麵已有文章,隨口說:“他本來就是軍人,而且表現很出色!”宋美齡問道:“既然他很出色,為什麼還要辦退役手續?”

蔣經國這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隻好說:“緯國中將期齡到了,不過我馬上準備交代給他辦升上將的事。”就這樣,蔣緯國總算從中將升為上將。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清光緒年間,周炳記木號的周老板愁眉不展,因為那時鎮江木號的木材,大部分堆在江裏。為此,清政府每年要索納幾千兩銀子的稅貼。木號的老板們就想要通過向知府大人送禮以放寬稅貼,可這位知府自稱清正廉明,所贈禮品均拒之門外。

就在這時傳來了鎮江知府大人想為他的母親做八十大壽的消息,周老板聽了愁眉頓開,高興萬分。他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知府大人是位孝子,對老夫人的話是百依百順。如果能打動了這位老夫人,不就等於說服了知府大人嗎?

周老板忙派人去打聽老夫人喜歡什麼,來人告訴說老夫人最喜歡花。周老板又犯了愁,眼下初入寒冬,哪兒來的鮮花呢?忽然他靈機一動,有辦法了。

老夫人做壽這天,周老板帶著太太一行早早來到知府大人的後衙。周太太一下轎,丫環們就用綠色的綢緞從大門口一直鋪到後廳,周太太在地毯上款款而行,每一步都留下一朵梅花櫻朵朵梅花一直“開”到老夫人的麵前:“祝老夫人壽比南山,福如東海。”老夫人聽了笑眯眯的,連忙請他們入席。

宴席期間,上了24道菜,周太太也換了24套衣服,每套衣服都繡著一種花,什麼牡丹、桂花、荷花、杏花……看得老夫人眼花繚亂,眉開眼笑。直到宴席結束,周太太才說請知府大人高抬貴手,放寬木行稅貼。老夫人正在興頭上,忙叫兒子過來,吩咐放寬周炳記木號的稅貼。既然母親開了“金口”,孝子不能不點頭答應。

從此,周太太成了知府家中的常客,每次來都“借花獻佛”。那孝順的知府大人也因母命難違,就對周老板另眼相看。

明明知道隻有對方是能幫助自己的貴人,直接求他,很有可能遭受拒絕,不僅於事無益,心中還可能會留下芥蒂。所以,不妨拐個彎兒,從他人入手,或者請第三者幫忙說合,如此成功的機會更大。

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了我們生命中的貴人,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成為你的貴人的,如果直接相求效果不好,就可以采用迂回戰術,所謂曲徑通幽,拐個彎兒,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