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人辦事過程中,有很多方法,其中順勢法是一種重要的方法,順勢法是利用別人的權力或優勢,來替自己辦事。其外在的表現也是各種各樣的,其中借力打力,將計就計是一種常用的方式。借助他人,利用對方的計策達到自己的目的。借力打力、將計就計對我們理解順勢法有所啟示的是下麵的幾個例子:
20世紀60~70年代,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即IBM公司,一直控製著商用電子計算機的國際市常麵對這種局勢,日本通產省曾大聲疾呼,要求日本在半導體電子計算機領域趕上和超過美國。但是,日本電子計算機廠家覺得,與美國一些公司競爭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經過一番苦思後,日本的一些企業家動開了腦筋,他們覺得,如果能夠事先通過某種手段,弄到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新機種資料的話,就可以大大縮短趕上和超過美國的時間。於是,日本的一些商業間諜開始了緊張的活動。
1980年11月,日立公司通過商業間諜,從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一個名叫萊孟德·卡戴特的職員那裏,弄到了該公司新一代308X計算機絕密設計資料。這是一套具有重要價值的資料,一共27冊。然而,這一次日立公司隻弄到了10冊。為了搞到另外的17冊,日立公司繼續采取行動:由日立公司高級工程師林賢治出麵,向與日立公司有業務往來的馬克斯維爾·佩利發去一份電報,請佩利設法搞到其餘的17冊資料。
佩利曾經在IBM公司工作了二十三年,辭職前曾擔任公司先進電子計算機係統實驗室主任。他深知新機種資料的價值,同時也明確了自己與公司的關係。因此,當他接到日立公司的電報後,立即將此事告訴了IBM公司。負責公司安全保衛工作的查理·卡拉漢普在美國聯邦調查局任過職,他聽了佩利的敘說後,決定將計就計,以間諜來反間諜。
他讓佩利充當雙重間諜的角色,主動接近日立公司的林賢治,摸清情況,掌握日立公司的證據。同時,在聯邦調查局的參與下,還采取了誘捕的方法:由IBM公司宣布,有兩名接觸絕密硬件、軟件、手冊等方麵東西的高級職員即將退休,誘使日立公司向這兩名職員弄資料。
果然,日立公司上了鉤。1982年6月,聯邦調查局逮捕了日立公司前去拿情報資料的職員。日立公司竊取IBM公司情報的證據被抓到,遭到了起訴。1983年3月,舊金山法院判處日立公司林賢治1萬美元罰款,緩刑五年;參與此案的大西勇夫被罰款4000美元,緩刑兩年,並追回了竊取的全部資料。
日立公司以間諜計竊取機要,而IBM公司卻用反間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結果使日立公司以慘敗告終,足見IBM公司技高一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謀略,就是在對對手的謀略有了充分的認識和了解的基礎上,然後佯順其意,在對手的計上用計,使對手墜入圈套,這是此謀略的核心之點。
借助他人的力量,完成自己所要辦的事情,這既是辦事的具體表現,又是順勢辦事的一種方式。巧妙地運用“順勢法”求人辦事才能使他人自然而然地為自己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