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司對下屬下命令時,用一種強硬的語氣時,就會激活我們的逆反心。然而,同樣的命令,如果用“拜托”這句話來扭轉彼此的身份,人的反抗心理便會微乎其微,常常不會感覺出這是命令。
言語也有各種性質,但使得工作崗位的人際關係惡化的一種言語,應該可以說是那些“職務言語”吧!
這是什麼樣的言語呢?
比如上司把部屬叫到桌旁:“喂!你,聽說你不聽經理的命令。”怎麼聽也是上司的口吻,又如:“這是經理的命令”或“你有什麼了不起的,你不過是個普通職員”等等。這種“職務言語”不用說就知道,很容易招致職員們的強烈反抗心理。
但是,反用這種“職務言語”的話,實際上使得公司內人際關係趨於順利的也有。
比如經理交給部屬某件工作時,故意走到部屬的桌旁,說:“有一件事想拜托你……”
經理本來應該用命令的語氣,卻對部屬稱“拜托”,由於措詞使得立場(身份)逆轉過來。如此一來,部屬便產生了幹勁,忙於被委托的工作,這種情形也不少。
言語原本就帶有社會的功能。普通職員一旦變成經理,“俺”就變成“我”,給比自己年紀大的人加上“先生”,比自己幼的人冠上“君”來稱呼。但是,如對方也擔任管理職務,則對年輕職員也加上“先生”二字。
公司中居下屬地位的人,經常對上級抱有壞印象。但上級如果冠上“先生”來稱呼下級者,那麼彼此之間的情勢便會扭轉過來,使他抱有優越感,對上級便變成尊敬、信賴。
這樣一來,即使直接發布會招來抵抗的命令,也可以使部下感到是命令而去實行。
有一本介紹“心理技巧”的書,其中提到,有一次在美國田納西州的州長選舉中,兄弟二人雙雙出馬競眩哥哥以吻嬰兒的微笑戰術來擴大支持者的層麵:相對的,弟弟卻對於這些漂亮的姿勢一概不采用。當他站在講台上時,邊摸著口袋邊對聽眾說著:
“你們誰可以給我一支香煙?”
結果是弟弟大勝。選民們因為候選人的平易近人,朝普通百姓要香煙,而支持弟弟。這也可說是使用“給”這句話,圖謀心理立場逆轉的手段之一。
能夠跟大人物這麼近乎地打交道,在普通人看來是一件很榮耀的事。領導者有時故意做出某個舉動,把自己降到普通人的地位,甚至通過語言的印象,使對方格外受尊重,這是借著立場的逆轉,挑起對方的虛榮心。
總之,在工作場所,為了巧妙調動部屬,不讓他們把命令當命令,好好地挑起他們的自尊心,是非常必要的。
每個人都有逆反心理。從我們能獨立思考問題開始,逆反心理就存在了。長大後,人的逆反心理是不會消失的,它還會隨著人的身份、名氣、地位的上升而增強。因此,聰明的人善於利用對方的逆反心理求人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