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風靈大陸曆經王朝更替,晝夜更迭,分分合合數千載,窩匪橫行,民不聊生,旱魃為虐,風雨飄搖,終,一分為四,土地四裂,成了一個大圓形。

東方汪洋一片氣候和煦;南方土地肥沃冬暖夏涼;西方高峰積雪終年不化;北方遼闊草原一望無際。

而天下則一分為八。

東分百越國和東佑國,南分南詔國和齊月國,西分風鏡國和肅源國,北分北溯國和有雲國。

南方,南詔國經“建寧之亂”瑞王東方術得勝後遷都墚都,血洗叛黨欲孽,改國號為“令宗”,封丞相華空明為忠國公,世代承襲,華空明之子華文搏為鏢騎大將軍,兵部尚書南門信為丞相,共輔新政,造福百姓。

“建寧之亂”引起其他各國的虎視眈眈,最後卻以東方術的雷霆手段收場,甚至除了黨派之外,百姓沒有一點驚動,讓其他各國就此對東方術有了深深的忌憚,天下,又歸為平靜。

令宗一年,新皇東方術登基大典,祥雲籠罩,天降奇象,乃“祥瑞之兆”百姓們紛紛高呼“新皇萬歲”“新皇仁德”;東方術高興不已,下旨免賦稅三年,大赦天下。

同一時辰,華文搏之妻誕下一女,司空家族上下歡呼不已,東方術更是當即封此女為“祥瑞郡主”,應合這“祥瑞之兆”。

令宗三年,東方術三十壽誕,大宴群臣,三歲的“祥瑞郡主”一首賀壽詩引得龍顏大悅,一時聲名大噪。

令宗五年,災荒四起,蝗蟲入侵,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食不果腹,易子而食,處處都是死屍,昔日繁華的城市都逐漸變成座座死城。

朝廷派發出糧食不是被流寇搶劫,就是被惡民紛搶,最終還是分不到難民的手裏,死的人一天天增多,幾乎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餓死,整個南方籠罩在一片陰雲之中,暗無天日。

這時,年僅五歲的“祥瑞郡主”進言東方術,列出十幾條解決控製災荒的方法,不到三個月,災情全部控製住,“祥瑞郡主”又獻計災後重建的方法,不到半年,南詔國又恢複了昔日的繁華。

“祥瑞郡主”又說出了永除蝗蟲的方法,百姓們紛紛照做,次年的秋收果真大豐收。

而鄰近南詔國的齊月國災荒也很嚴重,東方術慷慨,將“祥瑞郡主”的方法毫無保留的透露給了齊月國國君,災後,齊月國派使節帶來無數珍寶向東方術致謝,而東方術則將這些珍寶悉數賞賜給了“祥瑞郡主”。並晉升她為“祥瑞公主”。

令宗八年,南詔國邊境賊匪挑釁,鎮守邊關的齊將軍帶兵剿匪卻誤殺了東佑國守防士兵,原本的剿匪卻演變成了兩國交鋒,東方術派去使臣求和道歉,東佑國卻當即斬殺了使臣,並將使臣的頭顱送了回來。

東方術大怒,平息了二十幾年的戰火一觸即發。

鏢騎大將軍攜子並三十萬大軍趕赴邊疆,但東佑國卻是有備而來。南詔國大軍節節敗退,一連丟失了二十幾座城池,死傷無數,東方術氣得幾日吃不下飯,南詔國就像是籠罩在烏雲之中,比三年前的天災更加的讓人透不過氣來,人人自危,噤若寒蟬,東方術日日早朝發怒,卻沒有人能相處製敵的對策。

就在這時,八歲的“祥瑞公主”單槍匹馬趕往邊疆,出謀劃策,打的東佑國大軍落花流水,不過半月,就收複了丟失的城池,並且將其圍堵在離東佑國邊疆不遠的城池裏,動彈不得。

僵持了三天,最終,東佑國王上派出使者求和,東方術不顧大臣進諫,下旨讓“祥瑞公主’去接受東佑國的求和並談判,奠定了“祥瑞公主”在南詔國不輸任何一個男兒的地位。

而“祥瑞公主”不負所望,最終讓東佑國將打下的城池雙手奉還,並割讓出二十座城池,駿馬千匹,黃金萬兩,還有許許多多的奇珍異寶,數不勝數。

東方術大喜,犒賞三軍,賞華文搏黃金千兩,榮並一等公爵位,而最大的功臣“祥瑞公主”,東方術賞她黃金萬兩,並且還當著眾臣的麵賜她免死金牌,見金牌如皇親臨,還準她隨時自由出入皇宮,不用通報。

一時間,華氏家族兩位國公,一位公主,榮寵無限,羨煞許多人,而“祥瑞公主”更是就此聞名天下,盛傳一時。

令宗九年冬,墚都城大雪紛紛,“祥瑞公主”出府去別院賞雪,途中被人刺殺,身中一劍,龍顏大怒,派出皇城所有禁衛軍四處尋找刺客,卻一無所獲。

眾人心思各異,有的喜,有的悲,華家上下愁雲暗淡,無數太醫會診,卻醫治不好祥瑞公主,隻能用人參片吊著其性命,眾人一籌莫展中,一遊方大夫稱是地仙穀的弟子,看過祥瑞公主的傷勢,要求將她帶回地仙穀醫治。

而後,祥瑞公主退居人們的視線範圍,此去經年,一別就是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