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0章 星座、血型勿迷信(1 / 1)

柳妍是B型血的巨蟹座。她一向對星座、血型理論癡迷。

她看書上說,B型血的性格活潑直爽、感性、思維敏捷,有數不清的點子,直覺敏銳,有親和力,同異性交往重視第一眼的感覺,陷入愛情時容易暈頭轉向,但仍有能力維持自己同男友以及朋友之間的平衡。至於巨蟹座,據說是屬家庭型,性情溫和,富有母性,有責任心,一旦對誰敞開心門便至死不會背叛。她對此深信不疑,經常拿這些理論來解釋自己生活中的行為。

其實,血型和星座這些東西,真的有那麼準麼?

我有一個朋友,對男友的血型有著嚴格的要求,但凡不符合要求者,不論條件多優秀,都不予接受。後來她終於遇到了“命裏注定”的那個男人,兩人攜手走進了婚姻殿堂。

其後她發現丈夫的血型竟是自己最厭惡的那一型,才知道丈夫婚前刻意地隱瞞了她。她為此大鬧了一場,但最終也隻得默默接受。

一年後,她生下了承自丈夫血緣的一個大胖小子,一家三口過得其樂融融,血型風波也不了了之。

血型或者星座的理論,我們不能說它們沒有道理,閱讀那些書籍,我們或許會發現自己的性格的確符合自己的血型或者星座。這其中也許的確有規律存在。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如果過度相信血型、星座,鑽牛角尖,把這些奉為圭臬,甚至在戀愛、交友中嚴格按照某些書中的指導去做,就未免過度了。

而且,市麵上許多血型、星座書並不很嚴密,也不一定有多少科學依據,無非是根據血型、星座的性格分析,加上自己的演繹,想當然地推導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結論。比如,有的星座書會對不同星座的配對打出分數,告訴你跟哪幾個星座配對是最佳,哪幾個是一般,哪幾個就很糟糕。而在現實中,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理論其實是靠不住的。有時候,星座上很合的兩個人,在現實中卻是敵手。在星座上不合的,在現實中照樣可以成為朋友。因為維係人際關係重要的尺度,還有各自的人生觀、思考方式、品性及世界觀等。

在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中間,血型和星座一度被炒得火熱,不管是談戀愛、相親還是求職時,都會被問及。

“你好,我叫高小春。”

“初次見麵,我叫劉慧慧。”“你的眼睛真漂亮啊,看來慧慧小姐是A型血?”

“哦?你怎麼知道的?看你這麼感性,莫非是雙魚座?”

“A型血和雙魚座十分般配呢,哈哈!”

“嗬嗬,是麼……”

這是什麼荒唐理論?用作套近乎尚可,用來評判人的話,就顯得可笑了。

人與人交往,最重要的是真誠和寬容。真誠像是一根隱形卻牢固的繩子,緊密地將人與人捆綁在一起。寬容則為各自留出了自由呼吸的空間,看似鬆綁,實則無形間加固了雙方的關係。

在人際關係中,你對他人定下的標準在日後可能會成為束縛自己的繩索,適度的標準是允許的,而血型、星座之類的所謂標準則是極其荒誕的,過度的偏好就變成了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