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每年父親節,學校都組織孩子們動手給爸爸做一件禮物。今年,兒子的老師讓每個學生都準備一隻小盒子,裏麵要裝上能代表爸爸的東西。第二天,他們要在課堂上裝飾這個盒子。
這個主意挺新鮮,但我和兒子犯難了,什麼東西能代表他爸爸呢?父親常用的工具太多太大了;我們也不能把他的書房塞進小盒子裏;他最喜歡吃的東西是鴨肉和羊肉,但裝在盒子裏,過不了幾天,腐肉就會熏死人。
最後,我們選中了一個黃色的網球和一隻榔頭。因為丈夫愛打網球,平時也愛做木工活——兒子的小樹屋就是爸爸親手製造的。對了,還有一張棒球明星卡片,因為父親是兒子所在棒球隊的誌願教練。
然而這個盒子始終顯得輕飄飄的,不是因為它太小,裝的東西太少,而是因為我們知道,無論多大的盒子,和太多需要裝進去的東西相比永遠都太小。盒子裝不了溫暖的擁抱和慈愛的親吻;裝不了那些為了看兒子學校劇團演出而耽誤的商務會議;裝不了那些精彩的睡前故事;裝不了無數個教兒子遊泳的周末;也裝不了那些打雪仗的下午。
其實盒子裏裝不了的那些東西才真正代表了父親,代表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
多少年來,兒子一直把母親這根褲腰帶珍藏在身邊。多少年來,兒子一直在想,他母親沒有褲腰帶是怎樣走回幾裏地外的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