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家(1 / 1)

●李樹芳

你該是我唯一的依戀,可我卻在別人的土地上尋找……

——題記

每想到家,霧般的感傷浸透身心。

小時候,家是父親的哀愁,母親的眼淚。日子在父親沉重的歎息下暗淡,童年在暗淡的日子中沉默,童年無夢,一如家的狹小昏暗。

每個夜晚,黑幽幽的群山把村莊箍成一口深井,家便是井底的一片石,我是棲息石上的蛙。

終於掙紮著上學了,於是知道了山外還有另外的世界,那兒有城市,有火車……

於是在某一天偷偷爬上最高的那座山。在山頂我搜尋不到城市在哪裏,攝入眼底的盡是層層疊疊的山巒,淚水湧了出來。就在那一刻,一種說不明道不清的淒婉心緒繚繞腦際,後來母親紅腫著眼睛把我拉回了家——她已瘋了般找遍村子的每個角落。而我卻從此有了一種使自己驚顫的感覺;有一天我會從這片土地上掙脫出去的。

生活在父母親的含辛茹苦中日漸殷實,而我對山外的向往也瘋長如夏季的雨林。

終於迎來了背上行囊開始異鄉求學的那一天。我意氣風發。父母親戀戀地送了一程又一程,臨分手,父親淡淡地說:“去吧。”我剛走出幾步,母親卻顫聲叫起來:“燕子!”我回頭,母親擦了擦眼睛說:“有空常寫信回家。”我邁動了腳步,不再回頭,盡管我知道我永遠走不出父母的目光。

我很快就融入新的環境。無論是高大壯觀的教學樓,擁擠嘈雜的人流,還是閃爍眩惑的霓虹燈,都是不可阻擋的誘惑。原本脆弱的家的感覺,似乎已在異鄉的陶醉中麻木,除了偶爾寫幾封要家裏物質支援的短信,家,在心中幾乎沒有了位置。

我那山腳下的家嗬,你該是懷著怎樣的委屈平靜無怨地等待?

當街頭巷尾都回蕩“我想有個家”的歌聲時,我的眼睛濕潤了。原來我心深處仍有一處不可觸摸的溫柔,每當觸及有關鄉愁的文章與歌曲,就有憂傷在心湖柔柔地蕩開。我本是山的女兒嗬,我為什麼一直在逃避?

帶著城市的喧囂與冷漠,帶著心靈的疲憊與興奮,我那在山之懷抱中的家嗬,我回來了,你能用你的寬容安頓我躁動的靈魂嗎?

父親,你平靜的一句“回來啦!”攪動我愧疚如潮。母親,你含淚眼眸中的微笑,包容幾許哀愁,幾許思念?家,我該為你負起責任!

初歸的欣喜漸漸隱退,日子仍是父親手中的那張犁母親手中的那把掃帚,在勞累後吃飽了忙完婚喪娶嫁便沉沉睡去。生活不緊不慢行進著,而我在家卻是孤獨的。傍晚我對著大山狂歌幾曲,便有人圍上來如同看一個瘋子;我去散步卻不得不在別人鄙夷的目光中悵悵而歸。故鄉,你已遺忘了我也是你的一個子民麼?我不禁驚詫於大山的癡頑,多少年來它護佑了家的安定殷實,同時也切斷了山民的視線。

家,山窩窩裏的家,你讓我想象我自己的衰老、孤獨和憔悴,我慚愧於自己微薄的力量染綠不了大山,我隻有收斂形骸遊移他鄉。也許,艱辛旅程中,我可以積蓄每一分眷戀,想象你的豐饒。

又是離別。母親,別說我像個過客,一個精神流浪者,我束縛不了我的腳步。

家,我唯一的依戀。

愛是偉大的,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莫過於父母對子女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