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韋爸和韋媽希望孩子上學方便一點,小學、初中都是就近在家附近選的學校。梁勁和韋伊就讀的s市一中是一所重點中學,初高中部都在一個校區不過所在的教學大樓不一樣。一中的教學質量和師資隊伍都是s市最好的,學生的升學率也非常高。

很多家長都爭先恐後送禮砸錢的想把孩子送進這所中學,而想要孩子考進一中也不是非要自家孩子當一名學霸,這一種方法。

一中的學生大概分為三個類型,第一種當然是純拚成績的學霸型,我們的好學生梁勁就是以第一名的成績直接從一中初中部直升上來的資優生。

第二種是特長生,雖然人數有限製但是也不失為是另外一種機會,像是運動和藝術方麵得過大獎的學生隻要文化分過關也是有機會被錄取的。韋伊雖然總是被她老媽說是沒有學習天分的榆木腦子,不過好在有兩項過硬的技術,最後還是好險不險的考上了一中的高中部。

韋家連著好幾代家裏都是開武館的,韋伊從小在道館裏摸爬滾打長大運動神經那是好的不得了,這不臨近中考的時候韋媽媽把女兒的獎狀、獎杯都整理了一遍,一項市級青少年排球女子組冠軍和單項100米冠軍的獎杯派上了用場。再加上最後一個月竹馬君帶著韋伊集中突襲文化課重點,照韋伊比較自戀的說法那就是‘分分鍾拿下了’一中特長生的名額。

當然,要是學習不好,也沒有獲得過什麼大的獎項的話,想上一中也不是沒有門的。一中學生的第三種類型就是有錢有勢型。和藝術生一樣人數要的不多,隻要你拿得起高額的擇校費,那名額就是你的。一中師資隊伍強大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這些拿著高額擇校費的學生,還有這些學生的家長們。學校經常會做一些創新型的項目來培養和開發學生的興趣,學習能力以及創造力,而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經費的。這時候這些學生的家長們為了能讓自家的孩子備受重視,通常的情況下都會作為讚助方讚助給學校所需要的資金。有時候也會以捐贈的名義捐給學校一些教學設施,比如帶最新型電腦配置的微機教室什麼的。一中最大的體育館和圖書館就是這個建成的。

當然生源招收的範圍廣,無非是一中之所以能夠鎖住生源並且能越來越名聲壯大的最重要的原因。

——

視線轉到高中部一年級a班的教室。

“叮叮叮——”

高一開學的第一天梁勁和韋伊就是踩著上課鈴聲進的教室,對這個初中部學習號稱‘萬年老大’的男生和他身邊站姿散漫的漂亮女孩老師早有耳聞,她站在講台上瞥了一眼兩人,看著被梁勁戳了戳後背之後站的筆直的韋伊二人也沒多說什麼,看在第一天的份上隻是簡單的說了句下回要提前一點上學的話就讓兩個人去位子坐下了。

一中的高中部還是有很多像是韋伊和梁勁兩個人一樣直升上來的,這不就他們兩個在的這個班裏原來初中部的同學就將近占了一半。也湊巧就這麼幾個死黨還偏偏就湊到了一個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