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開端 第十三章 看門頭(1 / 2)

春餘夏始,南河彎子的桃花又變成了累累果實,那綠的葉配上紅的果,不壓於春天的美麗,還多了幾分厚重和清香。河中一對對大白鵝,伸長脖子引吭高歌,枝頭上的小麻雀兒跳擲騰挪,像精靈一樣點綴著夏日的美麗。從柳蔭深處不時傳來,“公鵝在前麵打著浪,母鵝後麵緊跟著”和“連就連,俺兩打賭過百年,誰個活到九十七,奈何橋上等三年”的情歌,更加增添了鄉村夏日的浪漫和迷人的色彩。

你別說,小撮合還真說話算話。這天,小撮合領著一個四十多歲的婦女來了。

這位婦女,一身雪青色衣服,上衣上訂著兩排黑色的紐扣,下身褲腳上綴著白色的蝴蝶花,是對襟子的(當時農村婦女都是大襟子的衣服),手裏捏著一隻綠色的手絹,頭上還別著一朵紅花,走起路來還扭呀扭的。

進村時,沒有見過世麵的旮旯村的閨女媳婦們像看熱鬧似的站在路旁,眼尖的嘮叨媽說,“那臉咋這麼白的,象石灰罐子一樣,”站在嘮叨媽身旁的小翠說,“嘮叨嬸,沒看到過豬走,也該吃過豬肉,人家那是搽的粉。”好蛋媽說,“都多大了,還搽粉,丟死人了,”“哎喲,那褲腳上、還繡著花,我人老五十,還沒有見過誰把花繡在褲子上,這個婦女可真夠浪的,在自己家浪也就罷了,出門還浪,你是來看門頭的,還是打扮的叫人家看你的,馬踢靴子倒著穿,世上事什麼都有。”小翠媽這樣說。

在人們的議論聲中,小撮合領著那位婦女進了大柱子家。老李頭今天也穿的特別鮮亮些,早早的等在門口。

農村前些年的風俗,女孩子說婆家,第一次上門的往往都是女孩子的父親或者母親,也有的是至內的親戚,例如姑爺舅舅等,總之,在女孩子家要是有地位,說話算數的,而且要經多見廣的人,以免得被另一家人捉弄。俗稱“看門頭,”看得有七大八了,姑娘和小夥子再見麵。因此,這看門頭這一關至關重要,如果這一關通不過,那就沒有門了。

對於這一點,大柱子家是知道的。大柱子家為了迎接看門頭的到來,已經忙活了好幾天了,並且做了精心的準備。兵馬不動,糧草先行,首先是吃的喝的東西,不用說,家裏的酒呀,菜呀,能夠放的,上個集就買好了,不能夠放的,肉呀魚呀的,要現吃現買,所以,大柱子爹,早早的就叫二柱子到馬廠集上去了。其次是家裏的環境,大柱子的床上從未有紮過頂棚子,這次也從集上請了個人,紮了一個廢報紙湖的頂棚子。前幾年掛的革命樣板戲的劇照,李玉和,江水英,李鐵梅,郭建光等都發黃了,這次也來個徹底的更新,換上了有點農村生活氣息的“連年有餘”、“金雞報曉”、“百鳥朝鳳”和馬恩列思毛的頭像,二柱子帶著他的幾個同學幫助忙活了一二天。大柱子呢,把豬圈裏的豬臊打掃的幹幹淨淨,把牛槽裏的草呀,麩子呀什麼的也都清掃了一遍,本來隻有一條牛,是和大甩家割據的,為了表示家裏過的很富裕,李大山叫大柱子從東頭何半仙家借來一頭驢,栓在自家的槽上,這牛驢一配對自家有一對牲口,耕田耙地就不用求人了。大柱子又提議把她大姐家的豬趕了一頭來,放在豬圈了,兩頭大肥豬沒有在一起共過事,大柱子家那一頭老是欺負他姐姐家的那一頭,他姐姐家的那一頭也不是饒人的手,兩頭豬在豬圈裏嗷嗷直叫,如果在平日裏肯定繁人的很,可是在今天,恰好襯托出六畜興旺的好兆頭。隻有一樣,大柱子家養的那條大黑狗,怕它咬人,二柱子二天前就把它帶到他大姐家去了。

像大柱子家這樣借一點別人家的光,來顯示自己家的富有的事情,在農村看門頭的時候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是張冠李戴,李戴桃僵的事情也有。旮旯村就有這樣的事情,前年旮旯村西頭的小粑子家看門頭,他家裏那個窮呀,可以用家徒四壁和一無所有來形容,兩間兩簷到地的屋,隻有山牆上開了一個小窗戶,一張東倒西歪的桌子,三條小板凳加起來隻要五條腿,一張土坯支撐起來的床,還有二個泥做的盛糧食的甕子,豬圈裏無豬,牛槽上無牛,你說這看門頭的來了咋看,大甩爹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就是借大柱子家的房子給看門頭的人家看了,這麼一看也就看成了,等到知道了真相,生米已經做成了熟飯,小粑子跟那個看門頭人家的閨女懷上了,捏鼻子吃苦瓜也就成了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