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人生淡定從容,內心泰然如風(1)(3 / 3)

但是能夠像喬治·蓋歇溫一樣在金錢麵前堅守自己本色的人並不多見。保持本色不僅需要強大的自信心,還需要有無畏的勇氣。但是,在我們這個求平求穩的社會,要做到這一點恐怕需要更大的勇氣。機械化的生產似乎在人的思想上也打下了烙印,我們對幸福與快樂的標準往往與社會上的大多數人趨同,即便這種審視事物的標準並不合理,但我們也常常深陷其中,在意旁人的眼光與看法,唯恐自己成為“異類”。

成功者之所以是少數,是因為很少有人能夠在強大的社會壓力下堅守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本色。

甘於寂寞不是無能,而是寂靜的蓄勢

“社會上一時出現些什麼,不要去追趕時髦、去追逐熱鬧,年輕人就要甘於寂寞,在默默無聞中奮鬥、努力,當你終於做出了一番成就時,人們就會知道你的存在,那時你就不會寂寞……”這是老舍先生曾寫過的一篇文章《要甘於寂寞》中的話。他道出了成功的秘訣,那就是要甘於寂寞。

盛大公司的總裁陳天橋,在1993年以優異的成績從複旦大學提前畢業,被分配到陸家嘴集團公司,他第一次體驗了人生巨大的落差,品嚐到寂寞的滋味。他的工作很簡單,就是每天在一個小房間裏放映有關集團情況介紹的錄像片,這一放就是10個月。在這10個月的時間裏,陳天橋根本無法去跟別人談論自己的遠大理想,也沒辦法在簡單的放映工作中施展他的抱負。

陳天橋很快就意識到這種不為人知的寂寞是磨煉意誌的絕佳機會。在這段時間,他潛心讀書,為他後來獨特的管理風格奠定了基礎。10個月之後,正趕上集團下屬的一家企業有個幹部掛職鍛煉的機會,集團選定陳天橋擔任那家有著200多人企業的副總經理。在掛職鍛煉期間,來自複旦大學經濟係的專業教育讓他擁有出色的戰略眼光,而甘於寂寞讓他克服了一般年輕人好高騖遠、不腳踏實地的缺陷。

“我認識到,無論有怎樣的抱負,首先是要社會接受你,而不是你去要求社會來適應你,這是當時一個很大的收獲。”陳天橋說,“在我當時這樣一個年紀,這樣一個背景,我能耐得住10個月的寂寞,躲在一個小房間裏放錄像,我自己感覺這對後麵的年輕人還是有所啟示的。很多年輕人覺得自己如何如何,要幹這個,要幹那個,但無論幹什麼,首先要適應環境,而不是等著環境來適應你。”

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甘於寂寞需要極大的智慧和定力,才能約束自己的心靈。古今中外,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能夠忍受住寂寞,忍受住平淡無味的生活,在默默無聞中奮發進取。如果要想成功,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一定要甘於寂寞。

寂寞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無比強大,甚至可以深入到人的每一根神經和血管,可以延伸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誰能耐得住寂寞,誰就能有一顆寧靜的心靈,心靈一旦安靜下來,自然就能專注於自己要做的事情,又何愁不會成功呢?

在一個偏僻遙遠的山穀裏,有一個高達數千尺的斷崖。不知道什麼時候,斷崖邊上長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剛剛發芽的時候,長得和雜草一模一樣。但是,它心裏知道自己並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內心深處,有一個內在的純潔的念頭:“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證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朵。”

有了這個念頭,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紮根,直直地挺著胸膛。終於在一個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頂部結出第一個花苞。百合的心裏很高興,附近的雜草卻很不屑,它們在私底下嘲笑著百合:“這家夥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說自己是一株花,還真以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頂上結的不是花苞,而是頭腦長瘤了。”

公開場合,它們則譏諷百合:“你不要做夢了,即使你真的會開花,在這荒郊野外,你的價值還不是跟我們一樣。”偶爾也有飛過的蜂蝶鳥雀,它們也勸百合不用那麼努力開花:“在這斷崖邊上,縱然開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會有人來欣賞呀!”百合說:“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有美麗的花;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莊嚴使命;我要開花,是由於自己喜歡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不管你們怎麼看我,我都要開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百合努力地釋放內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終於開花了,它那靈性的白和秀挺的風姿,成為斷崖上最美麗的風景。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開著,花朵上每天都有晶瑩的水珠,野草們以為那是昨夜的露水,隻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極深沉的歡喜所結的淚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