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保持“我是最好的”感覺(1 / 3)

獨立是女人的另一種風情,是女人找準自己的位置、能夠自己做主、不受別人支配的一種人格和精神。她在經濟上獨立,在人身上自主,在精神上自強。她不是菟絲花,不是爬牆虎,不是無爺藤。獨立的女人是精品女人,如天空中自由飛翔的白鴿,潔白而優雅。

不管你夠不夠資格當封麵女郎或健美先生,你永遠都可以持“我是最好的”的態度,不必顯出任何自卑或壓抑。我們每個人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保持自我本色,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北卡羅萊州的伊絲·歐蕾太太寫信給我,她在信中訴說道:

“我從小就對害羞非常敏感,我的體重過重,加上一張圓圓的臉,使我看起來更顯肥胖。我的媽媽十分守舊,她認為我無須穿得那麼體麵漂亮,隻要寬鬆舒適就行了。所以,我一直穿著那些樸素寬鬆的衣服,從沒參加過什麼聚會,也從沒參與過什麼娛樂活動,即使入學以後,也不與其他小孩一起到戶外去活動。因為我怕羞,而且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程度,我常常覺得自己與眾不同,不受他人的歡迎。

長大以後,我結婚了,嫁給了一個比我大好幾歲的男人,但我害羞的特點依然如故。婆家是個平穩、自信的家庭,他們的一切優點似乎在我身上都無法找到。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之中,我總想盡力做得像他們一樣,但就是做不到。家裏人也想幫我從禁閉中解脫開來,但他們善意的行為反而使我更加封閉。我變得緊張易怒,躲開所有的朋友,甚至連聽到門鈴聲都感到害怕。我知道自己是個失敗者,但我不想讓丈夫發現。於是,在公眾場合我總是試圖表現得十分快活,有時甚至表現得太過頭了,於是事後我又十分沮喪。因此我的生活中失去了快樂,我看不到生命的意義,於是隻好想到自殺……”

這是現實生活中一個典型的失去自我之例。後來,這位女子並沒有自殺,那麼是什麼改變了這位不幸女子的命運呢?竟然是一段偶然的談話!

“但一段偶然的談話改變了我的整個人生。”歐蕾太太繼續寫道,“一天,婆婆談起她是如何把幾個孩子帶大的。她說:‘無論發生什麼事,我都堅持讓他們秉持本色。’‘秉持本色’這句話像黑暗中的一道閃光照亮了我。我終於從困境中明白過來——原來我一直在勉強自己去充當一個不大適應的角色。一夜之間,我整個人就發生了改變,我開始讓自己學會秉持本色,並努力尋找自己的個性,盡力發現自己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開始觀察自己的特征,注意自己的外表、風度,挑選適合自己的服飾。我開始結交朋友,加入一些小組的活動,第一次他們安排我表演節目的時候,我簡直嚇壞了。但是,我每開一次口,就增加了一點勇氣。過了一段時間,我的身上終於發生了變化,現在,我感到快樂多了,這是我以前做夢也想不到的。此後,我把這個經驗告訴孩子們,這是我經曆了多少痛苦才學習到的——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秉持自己的本色!”

不能保持自己的本來麵目,這一問題自古皆然。詹姆士·基爾奇博士認為:“這是人性叢林中的一種普遍現象。”這也是造成許多精神衰弱症、精神異常或精神錯亂的根源。曾對兒童教育問題寫過十多本書和上千篇報道的安格羅·派屈說道:“當理想中的自我與現實的自我不相一致時,那就是一種不幸。”這種現象在好萊塢比比皆是,著名導演山姆·伍德說過,他最頭痛的就是讓那些年輕演員如何秉持本色,他們隻想變成三流的拉娜·透拉,或三流的克拉克·蓋博,而“觀眾要的是另一種口味”。在執導《戰地鍾聲》等名片之前,山姆·伍德從事過好幾年的房地產生意,形成了自己的推銷型性格。他聲稱,拍電影和做買賣的原則是一樣的,如果你一味模仿別人,就不能成功。“經驗告訴我,”伍德說道,“不能表現出自我本色者注定要失敗,而且失敗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