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問洛克非勒這樣一個問題:“你是如何完成如此多的工作的?”得到的回答是:“我在特定的時間內隻集中精力做一件事,而且我會盡最大努力去做好它。”
“盡自己最大努力做好它”就是一種責任,在職場,你能不能做好工作,你能不能幹出成績,就看你是不是一個具有責任意識的人。
《每人隻錯一點點》一書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真實故事。巴西海順遠洋公司“環大西洋”號海輪是條性能先進的船,但在一次海難中沉沒了,21名船員全部遇難。當救援船到達出事地點時,望著平靜的大海,救援人員誰也想不明白,在這個海況極好的地方到底發生了什麼。這時有人發現救生台下麵綁著一個密封的瓶子,裏麵有一張紙條,21種筆跡,上麵記載著21名船員的留言:有的是私自買了一個台燈用來照明,有的是發現消防探頭誤報警拆掉沒有及時更換,有的是發現救生閥施放器有問題把救生閥綁了起來,有的是例行檢查不到位,有的是值班時跑進了餐廳……
每個人都犯了一點錯誤,每個人都沒有很好地負責,最終釀成船毀人亡的悲劇,這就是大家在死亡臨近時做出的結論。有些人會認為,一點點的錯誤可以忽略不計,但要是每個人都犯一點點的話,後果就會不堪設想。因為有時候一點點的錯誤就是阻礙你通往幹出成績的大道上的絆腳石。
方元大學畢業後成了某公司的一名職員,公司主要提供網站建設服務,為企業提供電子商務平台產品。最近,他有一項業務,總是談不好,先後交了3份網站建設框架方案建議書,客戶仍然不滿意。網站建設的利潤不高,而客戶又有太多的要求,他有點不耐煩了,準備放棄這位客戶。當他找到經理時,經理看了方案建議書後問他:“是否和客戶進行過詳細的交流?”方元說因為要跟其他客戶談業務,所以就沒時間交流了。經理又問:“是否對該企業的平台需求進行過調研。”方元說宣傳型網站基本上就是這個框架,沒有調查。經理聽後,很生氣地說:“你這是對工作負責的態度嗎?沒有經過調研,沒有和客戶交流,隨便做個方案,有哪位客戶會接受!”方元也大聲地嚷著說:“這不是我的責任,是客戶太挑剔了!”。
在今天這個一切講求細節的時代,對於老板來講,誰不希望把工作交給最負責任的人,所以你不妨看一看,在任何一家公司,那些幹出了成績的人都是一些具有高度責任意識的人。
尤裏是一家家具廠的采購員。由於公司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為了提高產品質量以增強市場競爭力,公司決定從加拿大引進一批優良木材,於是,公司派尤裏去采購這批木材。有的人很羨慕他能有如此“美差”,因為這次公司采購的份額很大,隻要在報價上略施小計,肯定能撈不少的“外快”。
到了加拿大之後,尤裏沒有立刻去找木材供應商,而是到了木材市場做了一番調查,然後通過朋友找到了幾位同行,通過和同行的交流,他知道他所要采購的這批木材的市場價格比供貨商開出的價格要低五個百分點。於是,尤裏對市場作了進一步的研究分析,很快得到了供貨商的價格底線。
他於是把這個價格底線發電報給了公司,公司回電讓他全權代理此事。得到公司的授權之後,尤裏開始找供貨商談判。由於已經對市場作了調查,尤裏並沒有被供貨商的花言巧語所迷惑,最終以很低的價格簽訂了購買合同。
基於尤裏對公司做出的貢獻及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他很快受到了公司的重用,被任命為供應部門的主管經理。
尤裏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好結局,就是因為他是一位負責任的員工,在自己能找個空子大撈一筆的時候,他沒有這樣做,而是從公司的立場出發,怎樣去以最優惠的價格買到最好的木材,因此他成功了。
海爾的一位員工這樣說過:“我會隨時把我聽到的、看到的對我們海爾公司產品的意見記下來,無論是在朋友的聚會上,還是走在街上聽陌生人說話。因為作為一名員工,我有責任讓我們的產品更好,有責任讓我們的企業更成熟、更完善。”這就是海爾人的責任意識,這就是海爾的產品能夠暢銷全球的“核心”秘密。
一個護士如果不小心給病人用錯了藥,那會造成什麼後果?一個財務人員如果在彙款時不小心多寫了一個數字,公司又會蒙受多大的損失?一個工人如果在操作中因疏忽生產了一批不達標的水泥,而一家建築公司又用這批水泥做建築材料,那又會造成多大的災難?
很多的災難都是因為一點點,森林大火是因為一個伐木工人隨意丟掉的煙頭;巨大的交通事故是因為司機沒有遵守交通規則,可就是因為這一點點,卻帶來巨大的損失。
工作,你應該時時把責任牢記心頭,因為隻有這樣,你才能是一個老板喜歡的員工,你會因為你的責任而降落在成績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