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不可能每時每刻都有,你要想幹出成績,你就得等待機會,當機會來臨的時候,看準了機會出手,你就會事半功倍。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有過等待機會的日子,紅遍大江南北的周傑倫曾經在餐廳打過工;現在無人不知的星爺當年在《神雕英雄傳》裏是跑龍套的角色……但他們都因為等待,最終成功了,幹出了常人永遠也幹不出的成績。
渠本翹是晉商中有名的人物,也是山西最早的民族資本家之一。他的父親一直以來都要他經手祖上留傳下來的產業,去經營票號。因為他曾留過洋、漂過海,知道發展民族工業對於一個國家意味著什麼?所以長期以來,他都將自己的注意力瞄準在近代工業這一塊市場中,而且一直努力地去接受和學習西方的一些先進事物。但國內的技術畢竟有限,而且中國也缺少培養工業這方麵的人才,因此,他雖然有心大力發展工業,卻也不敢貿然投資。這個時候,他除了繼續觀察著中國的市場之外,就是積極培養這方麵的人才,想尋找合適的機會,乘機而起。
他等了很多年,機會終於來了。
1892年,山西的政府官員創辦了一家火柴局,專門生產火柴以提供內需。但是由於管理者是一些政府官員,他們根本就沒有管理近代企業的經驗,他們把火柴局也當成了衙門一樣,在這裏光拿錢就行了,不用辦事,像衙門一樣錢自然會有人送上來的。
但是他們想錯了,火柴局並不是衙門,也沒有人送錢來。所以他們不得不生產火柴,但是由於技術上的原因,生產出來的火柴質量低劣,根本就沒有市場。
1899年,山西商務局接過了這個火柴局,並更名為“晉升火柴公司”,但仍然不能改變火柴滯銷的狀況。
1900年,晉升火柴公司因為始終無法解決質量和銷路的問題,再次帖出轉手的信息。渠本翹聽到這個消息,喜出望外。後來,他以5000兩銀子把這座火柴公司接辦了過來。緊接著,他又拉著自己的同鄉喬雨亭入夥這個火柴公司,將“晉升火柴公司”更名為“雙福火柴公司”。由此,將火柴官辦的性質,徹底地變成了民營工業。
二人接手公司後,對公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然後又高薪聘請技術人員,層層把關,在他們的苦心經營下,火柴的質量大上台階,銷路一路叫好,很快就扭虧為盈。民國初年,雙福火柴公司就擁有了20萬銀元的資產,渠、喬二人,光分到的紅利就有4萬銀元。
渠本翹此時真正地成為了一位民族資本家,他之所以能取得他父親所無法取得的成就,除了他所受的教育之外,主要的還是他善於在等待中尋覓商機。
巴菲特是世界公認的“股神”。1965年,他以10萬美元廉價收購瀕臨破產的紡織廠伯克希爾,並將其改造成上市公司,憑借著這家公司,巴菲特開啟了他的投資神話。
巴菲特之所以能取得在投資上任何人也超越不了的成績,這與他一貫的投資理念是分不開的,他認為,投資應該找準目標,低價投資,長期擁有。他當年低價收購伯克希爾公司時,他把伯克希爾看作是一個“抽剩的雪茄煙頭”,從此,巴菲特開始把一個價格極其低廉的投資稱作是僅“剩一口煙”。按照這一種投資理念,39年來,巴菲特通過一些重大而又成功的投資決策創造了今日伯克希爾公司。巴菲特幾乎總是在經濟困難時期以低廉的價格收購企業,然後長期持有,數年甚至數十年。由於他這種等待機會的投資政策,使得他在幾十年裏,隻有1967、1975、1980、1999及2003年五次跑輸大市。在2003年跑輸大市後,他由於看不到具有好的投資價值的“低廉貨”。因此,他寧可將占總資產比例高達19.9%的360億美元的現金攥在手中,也不願進行他認為是愚蠢的投資。
投資猶如戰爭,一招不慎將會滿盤皆輸。巴菲特正是用等待贏得了他的財富,正像媒體評價他的,“巴菲特是一位馬拉鬆式的投資健將。投資機會來臨時,他四處出擊,力求收購到一個更大的企業。”
想幹出成績,我們需要機會。但是當機會還沒有來臨的時候,我們隻能等待,因為此時等待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如果你此時不等待,那麼機會來臨的時候,也會悄悄地從你身邊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