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秘密一:不生氣的智慧(2)(1 / 2)

那天從他家離開後,有片刻的時間我感覺很沮喪,我發誓再也不要見到他,甚至想告訴男友我很討厭他,以後不再和他來往。但我突然意識到以往的“舊我”又跑出來作祟了,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沮喪,因為現在的我完全有改變一切的能力。回首認識Dirk前後的過程,雖然他給了我很多難堪,可我始終想辦法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去化解,甚至沒有在男友麵前說過他一句壞話,因為我很久都不在背後議論別人了,隻說別人的好話。這說明我已經有能力改變一切,那還沮喪什麼呢?那天我告訴自己:今後將用更多的愛去寬容Dirk,用無條件的包容、無條件的愛去改變這一切!接下來的幾天,我真的做到了無條件地包容,無條件地愛,因為我時刻提醒自己“不在乎別人怎麼對我,隻在乎我怎麼對別人”。而Dirk則逐漸改變了對中國人的偏見(他特意去買了一麵中國國旗掛在院子裏的旗杆上),接下來我們相處得非常愉悅,我甚至能感覺到他對我的欽佩。

為什麼我們總是很容易受傷害?總是輕易就被他人左右自己的情緒?我們需要了解我們內心的真實狀況——敏感、嫉恨、貧乏,一顆脆弱的心再加上貧瘠空洞的靈魂,這就是我們一直容易被傷害的根本原因!

但是大部分人都在痛苦中麻醉,失去了知覺和反抗的能力,隨著年歲的增加,智慧反倒在不斷減少——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年紀大的人,盡管身體失去了活力,但他們依然有能量去埋怨、去爭執、去忌恨,卻沒有能量去改變自身的性格缺陷,終其一生成為消極情緒的傀儡。

其實,不受傷害並不難,隻要你了解真我、放棄舊我就能找到快樂自由的答案!

若想不被傷害,就得先讓被世俗汙染的靈魂徹底死去;若想逃離苦海,就別再對情緒控訴聽之順之,要有勇氣將“受傷者”的角色轉換為“主宰者”的角色。

隻要你不再專注於傷害,因為專注隻會膨脹、加大傷害;隻要你不再敏感,因為敏感的心靈需要付出自我傷害的代價;隻要你忘卻可憐的自尊,因為自尊心愈強的人愈容易自卑,習慣用自尊心去掩飾內心的脆弱,容易在乎別人的眼光;隻要你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以一種遼闊的旁觀者思維去看待問題,以一種接納不抗拒的態度對待你生活中發生的一切,以無條件的愛去包容,就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傷害你!

要想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去怎樣對待別人

我曾經一直是個敏感、心胸狹窄的人,所以很容易沮喪失落。在我狂熱追求成長的過程中,我意識到我以前一直被錯誤消極的思想所主導,我太在乎別人對我所做的,因此很難快樂起來。當我改變思維,隻在乎自己對別人的言行後,我發現自己就很容易變得快樂了。

有這樣一件曾經發生在我生活中的小事可以證明此點:

那天晚上我趕到辦公室加班,當我看到另一個同事也在加班時,我走到了他的麵前很熱情地打招呼:“小楊,你也加班啊,吃晚飯了嗎?”可是小楊沒有搭理我,臉上也沒有任何表情,我相信他聽到了我的話。我在一陣尷尬中掉頭回到自己的位置,可是卻無法工作了,腦子一直在想:為什麼他不理我?他怎麼是那樣冷漠的態度?我沒有得罪他啊,太不懂禮貌了……我越想越憤慨,於是做了一個決定:下次他跟我說話時我也不理他。

一個小時過去了,我發現我的工作效率極低,我的思緒始終被小楊沒搭理我的事所困擾。我意識到必須要馬上趕走這些討厭的念頭丨我試圖換位思考:“或許他正為手頭的工作煩惱,沒有心思回答我;或許他一頭埋在工作裏沒聽見我的話。每個人都有自己對待煩惱的特性,或許他煩惱時總是誰都不想理。這樣想後,我決定再次走過去,問問小楊怎麼了,是否需要幫助。沒想到我剛走過去,他就先跟我打了招呼,並自告奮勇到下麵去幫我買飯。

看來我的換位思考是對的,他並非有意冷淡我,也許他剛才恰巧沉浸在思考中,對我的招呼聽而不聞呢。於是我欣然了,心情大好,接下來全身心投入工作,效率非常高。

想一想,每天我們都在做著糾結的事:

討厭別人對我們不友善,卻時常用不友善的態度回報別人;討厭別人背後說自己壞話,卻經常背後說別人的壞話;討厭別人欺騙我們,卻總在欺詐別人;鄙視不守信譽的人,自己卻經常會失信於他人;無法容忍孩子不孝敬我們,卻一直忘記關心父母;試圖遠離虛偽狡詐的人,卻一直戴著麵具,失去了真誠;可憐那些心胸狹隘的人,卻久久無法釋懷別人對我們的傷害;同情那些為了生計失去尊嚴的人,卻為一份自己厭惡的工作出賣靈魂;渴望每個人都重視自己,卻一直在忽略和敷衍別人;裝作對有錢人滿不在乎,可是自己卻每時每刻都想成為有錢人;埋怨這個世界沒有愛,其實自己也很少付出愛……

莎士比亞說:“為什麼世界上有鏡子,人們卻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先去伸出你的手,先付出你的愛。隻有當你忘記自己的時候,你才不會被別人忘記。不要在乎別人怎麼對你,隻去在乎你怎麼對別人。你的幸福與滿足,是由你自己掌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