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青一舉挖出血靈芝,破掉陣眼,這座木係法陣連同那幻陣同時告破。他用靈力卷著那幾株血靈芝送到眼前仔細一看。哈哈!這下可算是意外之喜了!
原來這血靈芝共有八株,每一株根須中都纏繞著一顆橘紅色的晶石,這晶石如桃核大小,雖然被根須纏著,還是散發出絲絲土靈之氣。這八顆晶石正是沐青千尋萬找的——地靈晶石!怪不得此處能生出如此嬌豔欲滴、靈氣盎然的血靈芝來,感情是以這些地靈晶石作為本源。
這地靈晶石可是十級土係妖獸的妖丹,在地底埋藏數萬甚至數十萬年以上,吸收了足夠的土靈氣,才有可能化生而出的(見第四十一章萬妖之穀),也是大千劍煉製之法中提到的一種可以作為主材的材料。當年沐青在煉製大千母劍時,為了使土係術法威力更強,早就在劍身上刻畫了一個“坤決陣”,就差七顆地靈晶石(見第一百三十九章重鑄大千),後來不管是到了哪裏,都會花時間找上一找,但始終沒有找到,此刻卻在此處得到了,還一得就是八塊,真真的飛來之喜!
沐青心道:這運氣好起來,想擋都擋不住,自己這次來到池坨國,先是收了一個靈淵之體的徒弟,後來又幫丁甲找到一幅肉身,自己也順便多了一個十級靈獸,現在又得到地靈晶石,哈哈!這下大千劍終於算是可以完完整整的煉成了!
當然,要將這晶石嵌入劍體,還需再次開爐煉器,此時自然是不行了,沐青背對著眾人,輕輕一抖手,將那八顆地靈晶石從血靈芝根須中取下,偷偷放入儲物袋,轉身捧著血靈芝向剛才的戰團飛來。
此時戰事已息,那些修士一個個大口喘著粗氣,顯然對剛才的危機還是心有餘悸,那位程七伯也麵帶憂色,仔細一查點,這次損失慘重,有七名修士被那些藤蔓纏住,已經勒斷了脖子、脊柱。
眾人看沐青飛回,也大致明白是這位“楊道友”破除了法陣,自己才能脫身,忙向沐青施禮道謝,沐青微微一笑,道:“各位,仙家老規矩,誰得歸誰,諸位不會跟我搶吧!”說著將那八株血靈芝大大方方的放入儲物袋中。
這血靈芝乃是煉製提升結丹後期修士修為丹藥的主材,世間難尋,眾人雖然心中不服,可當下有這許多人在,又是身處險境,誰都清楚,怎麼也不會當下就開始搶奪。
一人道:“楊道友說的哪裏話來,誰得的歸誰,這就是我們仙家約定俗成的規矩,何況楊道友這可是第二次相救了。”
另一人道:“楊道友,真是要多謝相救,要不是你剛才用那種刺激神識的術法,我估計已經被那些藤蔓給纏住了!”
又一人道:“對對對,不過,楊道友,這血靈芝實在是天地靈物,世間難尋,不知我用一些東西相換,或者靈石購買,道友可否割愛一株啊?”
還未等沐青答話,程七伯開口道:“好了!不要再此久留,你們想搶、想換、想買,都等以後出去再說,現在時間緊迫,還是趕快上路。”說罷將那七名隕落修士的戒指和儲物袋都收了起來,轉身繼續向前。
剩下這一路,又遇到不少靈草靈藥,但眾人長了教訓,再也不敢去摘。程七伯對路十分熟悉,躲開了一些危險之所,帶著眾人七轉八轉,兩日後,終於走出了這片森羅之森。
一走出這片森林,頓時豁然開朗,隻見身前百丈外就是一個極其寬闊的水潭,潭水清澈,深不見底,蕩著幽藍青光,而水潭另一側是一道山梁,山梁高可入雲,左右綿延,不見其端,山壁上無數泉眼,正在噴吐著粗粗細細的泉水,如在青黑色的山壁上掛滿了條條銀絲。
程七伯道:“這裏就是萬泉譚了,前麵的山梁是飛不過去的,要通過此地,就要從下麵水遁,這山壁沒入水下百丈的地方,有大大小小的孔隙,可魚貫而過,但這水中也有水係法陣或是妖獸,很是難纏,大家要小心。”
說著,眾人已經凝立潭水之上,向著那山壁緩緩而去。沐青隻覺得腳下的潭水透著森森涼意,一掃之前的疲憊之感,仿佛連神識的疲倦都減輕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