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戀主要是指一方對另一方的以一廂情願的傾慕與熱愛為特點的畸型愛情。對於青少年來說,單戀是“愛情錯覺”的產物,多是一場情感誤會。他們錯認為自己暗戀的對象對自己有情,於是,“落花無意”就變成“落花有意”,其實,這是假“雙向”,真“單向”。
瑤瑤是某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她本來是一個快樂的,無憂無慮的女孩,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總想和異性接近,對異性的一言一行都十分關照。一次籃球賽上,比賽對方班級某男生在球場上的一舉一動深深地吸引住了她。瑤瑤從那時就暗暗地喜歡上了那名不知姓名的男生。從此,她一發而不可收拾。上課時無心聽講,而是老在想像他在球場上的舉動和情形;下課時,她總是走到那名男生的教室周圍,希望那名男生能夠注意到她;課外活動時,她常會不自覺地跑到球場上尋覓那名男生的身影。
直到有一次,這名男生從教室出來看見瑤瑤並對她報以微笑。從那天起,瑤瑤便更加心神不寧,無心學習,幻想有一天他們能成為朋友,並且能在一起談心。同時,瑤瑤漸漸地不願與同學們在一起,惟恐大家發現她心裏的秘密,學習熱情也開始下降。眼看著學習成績往下滑的瑤瑤,父母很是擔心,問她原因,她卻不敢說,老師也找她談過多次話,但還是沒能幫她解決問題。她自己也知道初二是學習的關鍵期,如果基礎打不好,到初三學習就會很吃力,但是她又不能自拔。對此,瑤瑤感到異常的壓抑和苦悶,倍受心理挫折的煎熬,但她又不知如何是好。
心理透析
事例中的瑤瑤正處於青春年華的初期,青年初期的個體在性發育方麵已經成熟,並進一步意識到兩性關係,身體的發育已經接近成人的水平。瑤瑤沉溺於“單戀”的情感挫折當中,這反映出了處於青春期少年的一個重要心理特征——性意識開始逐步影響他們的同伴關係,尤其是異性之間的關係。
我們知道: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隨著自己性生理的成熟,性意識的萌動,影視媒介的刺激,在你們之中會演出許多單戀的故事。處於單戀中的你們,往往把所戀的人理想化,把各種美麗的光環加在對方的頭上。而事實上,自己朝思暮想的那一位,卻遠非想象的那麼完美。青春期的“愛”多半不像成年人那樣經過深思熟慮而作出的承諾,它雖來得強烈,卻又去得迅速,甚至不留蹤影,這隻是一種愛情錯覺,且不可將之當成所謂的“愛情”。
這種“愛情錯覺”是指因受對方言談舉止的迷惑,或自身的各種主觀體驗的影響而錯誤地主動地涉入愛河,或因自以為某個異性對自己有意而產生的愛意綿綿的主觀感受。這就是“愛情錯覺”導致一廂情願式的單戀,也就是所謂的單戀。
青少年朋友要明白:單戀是一種得不到任何回報的情感體驗。患有單戀的青少年往往脫離現實生活,沉溺於自我幻想或想象的虛幻情境中難於自拔,還有的青少年,強烈地戀著對方,可是出於羞怯和自卑,不敢向對方傳達愛的心意,隻好把愛的種子悄悄埋藏在自己的心田,然而又被“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思終日困擾著,使自己處於“單戀”的極度煩惱之中。
單戀對青少年的影響
在現實的狀況中,單戀的青少年對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難以向他人訴說,這種心理上的“閉鎖性”更加深了他們的苦惱,很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和心態失衡,發生情感失控,精神萎靡,注意力分散、思維遲鈍、意誌消沉等現象,嚴重的還會由於過分的單戀而喪失理智,產生變態心或精神異常,造成妄想症、抑鬱症、強迫症等精神疾病。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學習、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青少年的單戀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毫無理由的“單戀”,對方毫無表示,甚至對方還不認識自己,而自己執著地愛對方,追求對方,這種戀愛,是純粹的“單向”;另一種是自認為有“理由”的單戀,錯認為對方對自己有情,於是“落花無意”變成“落花有意”,這是假“雙向”,真“單向”。這也是現在青少年早熟的性心理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