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戀愛錯了嗎?”這是一個被丘比特愛神之箭過早射中的高中學生朋友所提出的很實在的問題,它也是許許多多進入青春期後的少男少女們可能遇到的共同問題。即:為什麼不給他們這方麵的自由,為何要反對中學生戀愛。

故事一:“我是一位16歲的中學生,最近有一位英俊的男生向我發出了那種信息,表示了希望與我要好的意思。搞得我心神不定,不知如何是好,經常不知不覺中就想到了他,幻想著那幸福的一幕幕。幾次上課對老師的提問都問答得牛頭不對馬嘴。我心裏卻非常矛盾、苦惱。我知道,我們同齡女同學中許多人已有自己心目中的白馬王子,隻是不公開而已,從事的是地下活動,現在人家來找我,假如我太冷漠,到時別人找去了,豈不可惜。而我們的老師卻經常不厭其煩地在我們耳邊敲警鍾。這也不準,那也反對。可我們看不出這時戀愛到底有多大壞處,於是乎,地下活動更加火熱,秘密,水平更高。使老師對我們無可奈何,隻是說:現在不聽話,到時你們就會後悔的。請問:我們這樣做,到底有什麼壞處,為什麼不準我們有這方麵的自由?”

故事二:這是關於中學生談戀愛的不同結局的故事。在一所學校裏,有一個男孩叫高輝,一個女孩叫吳嵐,自從上了高一,雙方就開始戀愛了。他們經常晚上外出,在咖啡廳或在一些娛樂場所玩,雙方親密無間。他們的父母知道了這些事情,於是對他們做思想工作,可是不管家長怎麼勸告,都沒用。終於有一天高輝的父母忍無可忍,使用了武力,可是令眾人沒有想到的是,他不但極力反抗,而且離家出走,這使高輝的父母感到有些無奈。相反,在同一所學校的李婷(女孩)和吳濤(男孩)也談起了戀愛,而他們談戀愛的方式和上一個事例的方式卻截然不同。他們倆學習非常的好,在班級裏都是名列前茅。他們倆自從談了戀愛,就互相學習,提出不懂的問題,互相關心體貼,一起努力向前。

心理透析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歡的異性,人性的本能促使對自己喜歡的異性去追求,目的在於將兩顆陌生的心融會在一起,這段追求的過程就是戀愛。

戀愛是創造和諧美滿婚姻的前奏,能否通過它來實現理想的目標,心理因素十分重要。但是,現在卻有許多中學生也在談戀愛,麵對如此問題,許多成年人都是以強硬的語氣、氣憤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不允許,隻讓他們知其然,卻沒將有關道理講深講透,沒讓他們知其所以然;或者簡單、粗暴地對待、處理。以至於一些同學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口服心不服,或陽奉陰違。於是,在中學生的心中便起了這樣一個疑問:談戀愛錯了嗎?

其實,中學生之間的愛戀,隻不過是一種“愛慕”,而且這種“愛慕”也不同於嚴格意義上的愛情,隻是對對方有一種好感,便誤以為是愛情了。因此,中學生的戀愛一般有以下四個特點:

1.單純性。中學生投入戀愛的情感因素多數較為純真,較為單純,這種單純性與他們自身的經曆、閱曆、知識、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有著極大的關係。他們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愛情,多數隻是把男女之間的異性吸引以及青春期特有的對異性的性衝動來作為愛慕的因素,作為愛情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