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這個故事有點遠(1 / 2)

要說法師這一行有幾百年沒出現了,確切點應該是三百六十五年吧,老頭眼中閃動著光芒,好像是希冀也好像是回憶。忽然老頭問藍衣女子:“你知道三百六十五年前的那個國家叫什麼嗎?”

“好像是,鑫氏皇朝吧。”女子答。

“嗯,對,這個故事有點遠,家裏頭用老人的也可以回去問一問,興許老人們還有經曆這事兒的,三百六十五年前的鑫氏皇朝呀……”

瞧老頭這話說的,誰家裏頭有老人能活上三百年啊?不過老頭說出這話倒是將大廳中沉悶的氣氛給活躍了。其實對於鑫氏皇朝在座的各位還是有點耳聞的。比如鑫氏皇朝有個占星師預言了皇朝的毀滅,比如當時出現的七個傑出的聖者在皇朝危難時的力挽狂瀾。可是當人們再向深處去探索是卻戛然而止,沒有人能說出更多的關於鑫氏皇朝的傳聞了。

不過老頭的故事卻講述出了更多有關鑫氏皇朝的傳聞。他講述了那個占星師——衛獻。

衛獻是衛家的家主,渭水河的衛家在鑫氏皇朝可謂是家喻戶曉。衛家先祖曾隨鑫氏皇朝的建立者鑫太祖共同打江山,是鑫氏皇朝的開國元勳,衛家先祖有著預測未來的能力,這能力是鑫太祖百戰百勝。因此,在建立鑫氏皇朝後鑫太祖將渭水河兩岸三百裏沃土作為封地封給了衛家先祖。

渭水河流經鑫氏皇朝上千裏,而渭水河南北兩岸各三百裏都分封給了衛家,可以想象衛家是多麼的富有,衛氏家人在皇朝裏的地位是多麼的尊貴。而後世的衛氏家人代代都有出占星師所以衛家人有被皇帝下旨封了世襲的國師,衛獻就是繼承了他爺爺的職位當上的國師。當然他自身也是個非常傑出的占星師。

有一日天空中也像今天一樣下了太陽雨,衛獻忽然覺得這雨下的反常,仿佛是太陽在哭泣。於是他當夜裏觀星占凶卜吉,因為下過雨天空顯得分外的清晰,月亮如一把鐮刀模模糊糊而星星卻一眨一眨的明亮。如果有人看見了一定會忍不住讚美一下夜晚的美麗,可在衛獻的眼裏卻是不寒而栗,那星象預示著一場浩劫,足可以毀滅鑫氏皇朝乃至整個大陸的一場浩劫。

第二天,衛獻就急急忙忙的上朝奏報昨夜的事情。按鑫氏皇朝的律法,國師一職不是官職但所司國運昌興,所以平常毋須上殿議事。國師上殿,則說明國師占卜出關乎國運的大事,要在朝堂上“三告”。所謂“三告”就是一告天子,二告群英,三告蒼生。簡而言之就是大家湊在一起想辦法。皇帝一見衛獻上殿,就知道有重要的事要發生了……

剛巧在衛獻上朝之前皇帝正在和大臣們商議皇儲廢立,大臣們之中有太子黨,有皇子黨,有的說太子該廢,應立某某皇子;有的說太子廢立茲事體大望皇上三思。皇帝被吵得心煩意亂正要退朝,這時衛獻來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衛獻將昨夜的經過一說,朝堂上頓時炸鍋。哀呼的哀呼,哭號的哭號什麼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的,什麼天不佑我皇朝的等等。而在一邊的太子黨啊皇子黨啊卻開始指責衛獻是在危言聳聽了。衛獻此人一半是天才另一半是蠢才,他在占卜上敢說第二就沒人敢說第一,而在朝堂上他愚蠢的真是令人發指。這種事他一開始就不應該說出來。他這兒正一個一個的給朝中的大臣作解釋呢,另一邊別有居心的人就對皇上說:“剛剛議過皇朝的皇儲廢立一事,衛獻就危言聳聽地說有災難。分明是居心叵測。”當然平日裏衛獻的罪過的人和看衛獻不順眼的人也紛紛複議。一時間眾朝臣圍攻衛獻。衛獻自不會是這些官場上的人的對手,解釋的話變成是在狡辯。衛獻本想讓朝臣討論,而此時的討論分明已經變成了指責和謾罵。皇帝見了隻能退朝,明日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