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獻的“無私”之舉讓他很快被稱為“宗師”。在大陸上有很多強者將自己所學無私的提供給後輩,讓後輩在他們正確的指導下很快的崛起,這樣的強者都被稱為“宗師”。而這些強者的後輩又將前人的風氣沿襲從而讓這些勢力成為宗派。在大陸上有很多這樣的宗派。衛獻這樣做看來是想將衛氏家族逐漸演變成——宗派。
看來衛氏家族要崛起了。
在鑫氏皇朝,皇室鑫氏與國師衛氏這兩個家族都是勢力龐大的。鑫氏因為是皇室所以對衛氏的龐大頗有忌憚。畢竟權利之爭很是血腥的,皇室對於當初給衛氏封地的許諾已經是十分的後悔了。現在衛獻將衛氏家族引領走向更加強大的地位,作為皇室的鑫氏對於衛氏的掌控感正逐漸並加劇的下降。兩個家族似乎從開始時的絲絲裂痕演變成溝壑——他們之間的矛盾加劇了。
“你說衛獻掌握了讓人成為法師的方法?”端坐在金鑾殿上的皇帝說道,“下旨召衛獻還朝,他告假養病的時間太長了,朕的國師一職空缺的太久了。”
渭水灣衛家。
“父親,皇上要召你回京?”衛青問道。衛青是衛蘭的哥哥衛獻的長子,衛氏家族未來的族長。他與他的妹妹不同,他更加的沉穩,做事更加的有分寸。比起他從小“養尊處優”的妹妹來說更加的得父親衛獻的喜愛。
“這我早料到了。”衛獻倒是對聖旨不甚在意,“你留在這兒,替我傳授如何成為法師的方法。我想我這一進京城就不會再有回來的機會了。”
“父親,您明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為什麼還要這樣做?”衛青訝然,他不理解自己的父親究竟想要做什麼?皇族與衛氏本就是十分對立為什麼父親還要加深二者之間的裂隙呢?這連自己都能看出來的,自己的父親難道是老糊塗了。
“我的事自有我來扛,你隻要知道你的父親這樣做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就行了。”衛獻不想再在這件事上與衛青多費口舌,於是淡淡的甩下一句話就閉口不再交談了……
皇朝天都,這裏是鑫氏皇朝的發源地。百年前就是在這裏金氏三兄弟起義,和衛氏先祖一起將當時統治這裏的騰龍帝國打退。金氏三兄弟後來建立鑫氏皇朝,而這裏便成為了皇朝的國都。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子從此搖身一變猶如土雞飛上枝頭變成了鳳凰般崛起……如果袁寶來到天都一定會驚訝這裏像極了聖雪城,不論是從布局上還是從建築風格上,天都依漣山所建,聖雪城依聖光雪山;天都有內城區與外城區,聖雪城有上城區和下城區;天都是鑫氏皇朝權利與經濟的中心,聖雪城是鑫氏皇朝軍事的中心而它的經濟貿易絲毫不遜色於天都。不過事實上是聖雪城像極了天都,因為是聖雪城城主想要獨立成為一方的領主從而仿造天都的形式建立的聖雪城。至少在幾十年前聖雪城是聖雪小鎮而天都已經是天都。
“衛愛卿,你告假回封地養病,這一養就是三年呐?”衛獻一到天都就趕到皇宮大殿上與皇帝銷假,但似乎皇帝對衛獻很是不滿。
“啟稟萬歲,臣回封地後事務甚是繁忙,所以才……”
“有朕管理整個國家的事務繁重嗎?”衛獻的話被皇帝噎了回去,“你呀你呀,就會撿一點無關緊要的理由來搪塞朕,哼。”
“是,萬歲聖明。臣的事務自是比不過萬歲您的事務繁重了。”
“哼,既然知道朕這裏的事務甚是繁重,愛卿怎麼不來與朕分憂?”看來皇帝有時也耍小性子啊,衛獻在心中對此話很是腹誹。
啪,就在衛獻對皇帝上句話慢慢體會與回味的時候皇帝猛然地一拍桌子:“即為人臣當為君分憂,此乃臣之道。你既不為朕分憂,朕又留你何用。”
果然是伴君若伴虎,這丫翻臉比翻書都快。衛獻嚇了一跳,忙是下跪叩首請罪道:“皇上饒命,皇上饒命,臣知罪知罪。”
“行了,起來吧,既然知罪那就說說罪在何處吧。”打一個巴掌給一顆甜棗,皇帝顯然是不想給衛獻留下細心思考以應付他的時間,於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套路”來給衛獻呈上來。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下旨召衛獻回京不就是要從衛獻口中得到如何讓普通人成為法師的關鍵嗎。這一點衛獻也好像心知肚明,他自己不想將此事告訴皇帝亦或者是皇室,於是皇帝與他說話是他就左拐右拐的周旋,就是不往正題上說。
“好了,你就說說你發現的那個法子吧。”皇帝對於這樣的周旋已經不耐煩了,於是直接的對衛獻說出來。語氣上顯得十分得漫不經心,可內心了隻有天曉得他自己對這個法子是多麼的夢寐以求,而衛獻又是多麼的與他打哈哈。
“臣……”皇帝都挑明了,衛獻按理應該也是直說了,可他又是扭扭捏捏、婆婆媽媽了起來,剛才與皇帝鬥智鬥勇的真漢子倒是變成了娘炮,“啟稟萬歲,臣要是說出這個法子,可有何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