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間走到1838年的時候,查德威克先生仍然是濟貧法委員會的秘書。有一天,在濟貧法委員會的辦公室裏,突然闖進一位神色慌張的白人,他是來報告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的:在這個城市周邊的一個水池附近,一場恐怖的熱病正在向市中心擴散,它已經奪走了十多個人的生命;熱病的危害是無法想象的,人們頓時就把它與亞洲某個地區的霍亂聯係在了一起。聽到這個驚人的消息後,查德威克先生立刻建議委員會選派阿諾特、凱伊和索思伍德·史密斯3位博士調查導致如此嚴重後果的原因是什麼,並且詳細作出整個倫敦的衛生情況報告。最後,委員會的調查演變為對公共衛生的調查了。
在對公共衛生的調查過程中,查德威克先生一直以濟貧委員會成員的身份,刻苦研究通過怎樣合理的方式,在英格蘭和威爾士之間建立一支高效、訓練有素的特警部隊。有一份報告可以證明他當時的這種想法。這份報告中的精彩論證可以同狄更斯的小說媲美。在這份報告中,通過查德威克先生對下層人士的不同生活方式和習俗的研究,表現出了他獨到的洞察力。在他處理完這項事業之後,他又重新回到他為之奮鬥終身的事業上——公共衛生事業。
1839年,倫敦一位大主教向上院提出建議:那個由查德威克先生和3位博士共同組織的首都公共衛生狀況調查小組,應該把研究的範圍擴大到整個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無論城市、鄉鎮,他們要把所有的居民都劃入研究調查的範圍內。而愛丁堡的市民在聽說了這個建議之後,也向上院請命,請求把蘇格蘭也劃分到研究的範圍裏。於是,1839年8月,約翰·羅素爵士以皇室的名義致信濟貧法委員會,並授予他們在全國開展大麵積的疾病調查的特權,甚至把調查的範圍擴展到了大不列顛。當時,查德威克先生的手上掌控著全部的工作,其中包括策劃、分配全國的調查工作,對收集到的各類證據進行係統地審查、篩選、整理,並加以分類,最終編輯成冊,出版發行。
1842年,第一份倫敦衛生狀況調查報告已經預備發行了。這份報告本應該以濟貧法委員會的名義,以一份正式的報告的形式出版發行,但是在濟貧法委員會中,有些成員並不讚成查德威克先生的觀點和新製定的濟貧法案,這些人認為這份報告中有許多地方已經冒犯了眾多的權勢機構,惟恐惹禍上身,便堅持不為它承擔任何責任。但是查德威克先生並不這樣認為,他義無返顧地承擔了全部責任。因此這份報告以他的名義發表了。
查德威克先生為完成這份報告以及其他報告所付出的艱辛汗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他要在來自全國各地的無數手寫或複印的材料中,摘錄這項事業中最吸引人、最有價值的出版內容,以及人們對他和這件事業的看法。這種超強度的工作,隻有親身經曆的人才能享受其中的辛苦滋味。可以說,查德威克先生一生中所閱讀、調查的文案不計其數,如果把這些例案全部放在一起的話,恐怕連他自己看了都會驚呆的。
查德威克先生的衛生報告一經出版就引起了社會上的轟動。在他之前,沒有人敢於揭開那些掩藏在現代文明的華麗外表下的駭人聽聞的虛偽麵具。但是,查德威克先生發表報告的目的並不僅僅是要在社會上掀起一陣浪潮,而是要人們真正重視它——這也是他自己一貫追求的目標。對他來說,如果報告中指出的種種改進措施沒有付諸行動,那麼它就毫無意義了。因此,一個致力於改善衛生狀況的團體,在內閣大臣們的領導下成立了。那些在政治上與之對立的派別,卻能同心協力地完成這項事業。
1844年,一個從實際角度全盤考慮問題的衛生委員會正式成立了。當時社會上正處在自由貿易的論戰時期,委員會原本要發表的兩份意在推動立法的報告也因此停發了,甚至在這個時期,委員會一直處在無所事事的狀態下。但是當時,我們的查德威克先生——不僅是委員會中的一員,而且還是一位衛生改革家,正在首都開展大規模的調查研究。他向委員會提交了3份報告,分別詳細地探討了倫敦的排水係統、下水道汙物治理係統和供水係統的缺陷。而這些內容在後來的一些重要的立法法案中紛紛得到采納。
1848年,參議院通過了《公共健康法案》。同年,全國健康委員會成立。由此,公共衛生觀念正式宣告勝利。這時的委員會的工作中心放在了對法案的監督、執行上,而查德威克先生是這項事業的成員之一。為了真正實踐委員會所讚同的公共衛生原則,參議院又通過了幾項附加法案。這樣一來,委員會時常發表各種題材的報告,為人們提供了許許多多珍貴、有價值的資料。這些報告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其中包括:城市汙水可以用來灌溉農業,關於霍亂、檢疫、排水、公共住宅的問題等。總而言之,公共衛生運動是當時社會上最受人關注的一項大事;而它之所以能夠引起如此巨大的凡響,主要還得感謝埃德溫·查德威克先生——一位持之以恒、向人們傳播公共衛生思想的教徒。但是,最後他失去了健康委員會的職務。這不僅因為他急躁的性格,更主要的原因是由於他的本性不夠隨和。但是他的不隨和是有針對性的,隻有當他遇到危害公共利益的地方勢力和私人利益時,才會不隨和並且很暴躁。但是那些能夠正確思考、態度客觀的人對查德威克仍給予很高的評價。不管他的名譽如何,他的這番事業仍然廣泛流傳,並且能夠一直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