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陳友諒大軍已在鄱陽湖南岸集結完畢,龍船之上,哨船一波波流水般通稟朱元璋水軍動向,陳友諒眼見戰船鋪天蓋日,幾乎已將整個湖麵都塞滿,不由得意得誌滿道:“朕自小長在水邊,打小就與夥伴在漁船之上廝打取樂,若說陸戰,朱元璋還有一拚之力,水戰天下誰能敵朕?”
這番話倒也不是自誇,陳友諒祖上世代漁民,生在船上長在船上,水性自不去說他,但說天下舟船之道,誰也趕不上,加上有縱橫江河湖海是人頭鼇水猴子,光輪水戰可說是天下無雙,正是因為如此,陳友諒才不解,為何朱元璋要與他水戰?此次與上次又有不同,上次是不小心中了計,這一次陳友諒吸取了教訓,分外的小心,沒有詐降,沒有計謀,拚的就是實力,就是水戰。
朱元璋從水路來挑戰,豈不是找死?
陳友諒這番話也有說給下麵文臣武將聽的意思,蓋因眾臣久攻不下洪都心有沮喪,臨此大戰,軍心顯得尤為重要,陳友諒話出口,手下文臣武將俱都是精神一振,暗中對比,論兵力,陳友諒六十萬,朱元璋隻有二十萬,兵勢朱元璋顯然不如陳友諒。論艦船,雙方數量相差無幾,但陳友諒有一半是巨型戰船,而朱元璋大多數都是小型戰船,小到隻有仰著頭才能看見對麵船上的敵人。就是陳友諒兵將從船上向下撒尿,都能淋得朱元璋手下的腦袋上,更不用說箭矢射出,一個居高臨下,一個居下向高,優劣,可想而知。
定心丸陳友諒是給了,又有那個不長眼的敢不吃?陳友仁、陳友貴和張定邊……一眾文臣武將,立刻跪下,齊聲附和陳友諒道:“陛下英明!我大漢軍容鼎盛,更兼戰船威力無比,將士用命,朱元璋從水路而來,隻能是死路一條!”
陳友諒的太子陳善兒得意對陳友諒道:“父皇,天命在我大漢,此一役我漢軍必勝朱重八,依兒臣之見,你就不要下湖了。朱元璋就那麼幾條小破船,經不得一陣衝擊,隻要父皇給兒臣二百條戰船,我領軍令,必生擒朱重八獻與父皇腳下!如若不成甘領責罰!”
太子都出來說話了,就有拍馬屁的立刻頂上,齊的逢迎道:“陛下萬歲,太子殿下千歲神勇,將士用命,天命在我,朱元璋又何愁不滅?天命在我,陛下萬歲……”
開始還隻是幾個文臣湊趣,接著呼喊之聲越來越大,江麵上風聲呼嘯,伴隨著天命在我!陛下萬歲的喊聲,響徹天地,陳友諒閉上雙眼,昂起頭,輕輕呼吸著江麵潮濕的空氣,他喜歡這種感覺,喜歡被人三呼萬歲的聲音,喜歡這種君臨天下,唯我一人的霸道。
隻是,還不到享受的時候,隻有誅滅了朱元璋,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君臨天下,陳友諒張開眼,輕輕揮手,手下將士見狀,不在歡呼,陳友諒瞧著這個立為大漢太子的兒子,笑道:“善兒,你為太子,今日為父教你,隻有當一切底定的時候,才可以小視敵人,否則你將會吃大虧,朱重八不是個好對付的,要說天下唯一能與朕抗衡的隻有朱重八,同樣能與朱重八抗衡的,也隻有朕,這是我倆的宿命,必然其中一個要成為墊腳之石,朕視他為心腹大患,隻能親自出馬與他決一死戰!”
太子陳善兒垂首恭聽,聽到陳友諒要與朱元璋決一死戰,握拳而起,高聲呼喊:“天命在漢,陛下萬歲,天命在漢,陛下萬歲……”又是一陣山呼海嘯。
陳友諒眼望無邊戰船,江風吹蕩之下,義氣昂揚,伸手向著鄱陽湖方向一指,高聲道:“開拔,諸君努力!”
龐大的船隊井然有序,朝著鄱陽湖北麵進發,漢軍艦船高大堅固,成一字長蛇陣橫亙在鄱陽湖水麵上。最西邊的是陳友仁,最東邊的是陳友貴,靠著陳友仁的是張定邊,挨著陳友貴的是“太子”善兒。陳友諒則坐在張定邊和善兒之間的龍船上,帶著小兒子陳理及一班文武大臣和皇妃,居中策應,從西邊的陳友仁到東邊的陳友貴,陳友諒的龐大船隊東西綿延無邊,蔚為壯觀。
決戰一觸即發!
感謝:月下的聆聽打賞588起點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