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請您免去臣弟的一切職銜,讓臣弟回王府安靜的過完一生。”
皇帝聽完這話,是又驚又喜。
“你還在怪朕嗎?”
“臣弟不敢,隻是臣弟已經無心這些事務,心已經死了。”
“好了,這段時間,你回王府好好的休息休息,這件事,朕會和重臣們商議,你先回去休息吧,一路辛苦。”
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正當皇帝為此事而犯愁的時候,皇太後也是憂懼過度,一病不起。
皇帝和崇親王日夜侍奉在側,在臨終前,皇太後拉著崇親王的手。
“兒啊!娘知道,你心裏有多恨,都是娘太縱容皇帝了,但他畢竟是你的同胞兄長,為了我大明,隻能委屈你了,有什麼怨,都算在娘的身上。”
“母後,兒臣不怪誰,不怪任何人。”
“來人,快去,快去叫皇帝來。”
皇帝跪在太後床前啜泣。
皇太後撇走了其他人,隻剩下他們母子三人,彌留之際,皇太後含淚對皇帝囑托。
“皇帝,你的兄弟,為了大明朝,為了列祖列宗的萬世基業,為了皇帝您,幾乎是家破人亡,你要,要記住這份情,任何時候都不得做對不起你兄弟的事情。”
“是,是,皇兒一定謹遵您的懿旨。”
“當著我的麵,列祖列宗,先皇在上,你發誓。”
“朕發誓,今後一定善待自己的兄弟,永世念及兄弟手足之情。”
至此,皇太後才閉上了自己的眼睛。
這一幕,使得皇帝想起北宋趙匡胤在杜太後麵前,寫下”金匱之盟”,由此他更是如芒在背,朝局的激烈動蕩,已經在明朝掀起軒然大波,這樣的局勢,隻會讓崇親王更加被動,處於更不利的地位。
很快,崇親王思慮再三,想到了眼下最穩妥的一個方法。
“皇兄,母後去了,我想去給父皇和母後守一輩子陵寢,請您恩準。”
皇帝一聽,由此,將崇親王永遠圈禁在死寂的陵園裏,也不失為一個絕佳的方法,皇帝欣然同意。
至此,皇帝基本在整個明朝,確立了自己絕對權威地位,再也沒有了任何的威脅,心也漸漸的飄了起來。
皇後被廢,在後宮,也沒有了任何的掣肘,皇帝在整個明朝開始進行大規模的選秀,在政務上也是日漸懈怠。
三年後,是先皇的祭日,皇帝未到四十歲,卻已經是半身不遂了,隻得指派皇太子代其去皇陵祭拜。
當然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崇親王。
“臣參見太子。”
“小叔快起來,這三年苦了你了。”太子的這句話,讓崇親王的心,“蹭”的撲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