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朵朵輕逸白雲點綴著蔚藍如海的天空,襯著一望無垠金黃色的原野,天地間呈現出一派純淨脫塵的秋日景致,像一副壯闊的畫卷,鮮豔而美麗,安寧而遼遠。
出城的寬闊官道早經打掃,灑過壓塵的清水,卯時三刻,東城門左中右三門大開,從京城內湧出大批皇衛,俱是高頭大馬,盔甲鮮明,旌旗獵獵,一出城門即順官道縱馬望城外疾馳而去。
被守城兵士阻在城外道旁等候入城的人們知道,這是皇帝要外出狩獵了呢,第一批皇衛是先鋒,又叫探路的,一去不回頭,直達目的地做好警戒,恭候皇駕。
果然,待得皇衛離去遠了,守城兵士即揮揮手,示意人們趕快進城,再過一會,將有大批人馬隨皇駕出城,到那時候想進城門可就難了。
人們安靜有序地相隨入城,一邊相互攀談,或興奮或從容笑著議論皇帝此次的秋獵,一年一度的狩獵,這個傳統承自先帝,當今聖上登基以來,堅持了六年。
由皇太孫即位的當今皇帝,年紀輕輕卻英明神武,有先帝之風,文治武功都十分了得,****在他的統治下,國富兵強,四海清明,多年來邊境無戰事滋擾,國內無草寇生亂,更兼天地祥和,風調雨順,黎民百姓安居樂業,不受饑餒寒冷之苦。
民心純樸,不會想到今時今朝的平安富足是先帝遺留下來的功德,或是有賴先帝的皇子們為維持後世昌盛所立下的汗馬功勞,隻一股腦將這些歸之於當今皇帝的福祿和仁德——自古以來,威武神勇的皇帝不計其數,但老百姓真正喜歡擁戴的卻是當今聖上這樣的真龍天子,眾望所歸,不爭不搶,從從容容登上大寶,君臨天下,朝野皆平和淡定,無一絲驚心紛亂。
守城士兵們加緊維持秩序,督促人們進城出城,時間拿捏得不差分毫,隨著八騎皇衛和四騎近侍馳到,城門再度警戒森嚴,此時基本上人員疏散完畢,該進城的進了,該出去的也都已走光,寬闊的中門與左右側門安靜空曠,暢通無阻。
皇駕不疾不緩自金正街而來,聲勢浩大,秩序井然,前後簇擁的除了皇衛、內侍、宮女,還有皇室兄弟和宗親子弟,並一些文武朝臣,看熱鬧的民眾被攔在路牙子之上,遠遠觀望,嘖嘖讚歎:皇家這些兒郎清一色都是年輕人,個個少年英俊,氣度不凡。
圍觀民眾中有些年紀的人便忍不住指指點點,對周圍的人們賣弄見識:
“皇輦遮得厚實,沒瞧見皇上吧?你們不知道,其實當今皇上從小到大,經常在這條大街上行走,那時候咱們這一帶街坊沒幾人不認識皇上的!”
有幾個十來歲的少年圍在身邊噓他:“劉五叔又來哄人了!”
“臭小子!你們還別不信,回去問你爹娘,他們指不定也是見過的。當年啊,端王府一家子親愛和睦,王爺和王妃出門必帶著小皇孫,他們可不同別家王府的王爺和王妃,將孩兒交給下人們抱去,他們夫妻二人親自抱著小皇孫一起坐王輦,小皇孫愛看熱鬧,索性就挽起車簾子隨他去看,這樣,通街人都看到端王一家,而王爺一家也能將熱鬧街景看個痛快,哈哈!最高興的可是小皇孫,我就見過當今皇帝小時候的樣子,那叫可人心,白白胖胖像個年娃娃,每次見都是王爺抱著,王妃長得花朵兒似的,嬌滴滴溫和柔順,可抱不動他!”
“說得有板有眼,敢情還是真的?”
“騙你做什麼?”
“劉五叔隻見著皇太孫,沒見著別的皇孫嗎?”
“別的皇孫麼……喏,都在那兒呢,跟隨皇輦那二位,看那位騎著馬也比人家高出兩個頭,長得最威嚴神武的,那是武王,皇上的親弟弟,邊上是賢王,還是皇上親弟弟,再過去的估計就不是了吧?應該是敬王、善王、義王府上的郡王們……”
“怎麼是估計呢?合著劉五叔也不是真認得!”
“嗬嗬!若當真認得貴人,我還用得著站這兒看熱鬧?皇輦邊上那二位長相與端王爺有點相似,因而我猜的!你們是沒看到,端王爺的長相啊,那叫一個好!這些龍子龍孫裏邊,就沒一個比得他去!”
“劉五叔,端王爺哪裏去了?聽說當年太子謀反被誅,為何不是端王爺來當太子?卻反而是端王世子做了皇太孫……”
劉五叔臉色一變,趕緊驅趕那幾個小青皮少年:“去去!父子一家人,誰當皇帝不行?要你多管閑事,滾!”
遠遠近近圍觀民眾指指點點談笑間,皇駕已經出得城門,在官道上逐漸加快了速度。
皇輦內,當今皇帝趙炫與皇後許如玉並排而坐,手牽著手,不時相顧會心一笑,趙炫舒展著兩道英挺的長眉,微笑道:
“朕沒騙你吧?郊外秋景是不是比禦花園美得多?哄了許久才肯出來!整日悶在宮裏有什麼意思?”
許如玉俏麗的臉上掛著甜蜜的笑容,溫婉地將頭靠在他的手臂上:
“謝皇上將臣妾帶出來!郊外勝景果然美不勝收,天地高遠令人心曠神怡啊!往年皇上出城巡獵,臣妾看著賢妃、淑妃歡歡喜喜伴在君側,也很想跟著去,可就是邁不動腳步,走不開——禦花園再鬱悶,它也是咱們的家,臣妾這輩子都離不開它!誓必聽婆婆的話,好好守護著它,就像當年婆婆守護著端王府,等候王爺和皇上、皇弟們和長公主回家一樣!我也要讓皇上和皇兒們擁有一個詳和安寧、和和東樂的家!不論何時回到家裏,皇上和皇兒都能看到臣妾,想要的幸福和溫暖,臣妾願傾盡一生,永遠地、源源不斷地給予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