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見到吾皇,還不下跪!”此時的蘑菇頭站在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身邊說著。
蘑菇頭見到孫悟在疑惑後有立馬嘚瑟的
說著:“這就是我們大清的雍正皇帝。”要不是皇上要問你話,你早被我解決了。
“草,你有病吧!”孫悟撇著嘴說著:“還皇帝,你以為穿越了!還啥幾把,雍正皇帝,看電視看多了吧!”
關於雍正皇帝的死,孫悟是知道的,莫衷一是,概括起來總的有以下幾種說法。其一:被呂四娘砍了頭死的;其二:被曹雪芹的戀人竺香玉謀殺;其三:被宮女勒死;其四:中風而死;其五:服食丹藥中毒而死。筆者在翻閱相關史料後,認為雍正的死亡原因應屬當下時行的“過勞死”。
《嘯亭雜錄》卷一說雍正“日夜憂勤,毫無土木、聲色之娛”。雍正算得上是中國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他剛一登基,即罷鷹犬之貢,表示自己不事遊獵,這和康熙動不動就出巡或圍獵幾乎是判若兩人。雍正當上皇帝後,不巡幸,不遊獵,日理政事,終年不息。他除了去過hb遵化東陵數次外,十三年裏就沒太出過bj城。最開始的時候雍正是怕允禩等政敵發動變亂;後來政局穩定後,他也沒有出遊,主要原因還是政務繁忙,根本沒時間出去享受。
雍正處理朝政,從早到晚,寒暑不斷,年年如此,幾乎沒有停息。雍正朝現存漢文奏折三萬五千多件,滿文奏折也有六千多件,多是雍正在夜間親筆批寫,從不假手於人。朱批短的兩三字,長的有上千字,累積起來,雍正不到十三年的時間裏,光朱批就寫了有三四百萬字。
正是由於雍正勤於政事,平日除卻睡覺,其餘大部分時間都在批閱奏折,康熙末年,國庫虧空嚴重,隻有八百萬兩左右,而雍正末年,國庫銀兩就增至六千餘萬兩,上升了近十倍,由此可見雍正勤於政事的重大成果。
根據《清實錄》的記載,雍正在二十一日之前的幾天,並沒有什麼異常的情況,他在十八日的時候接見了辦理苗疆事務的大臣們;二十日的時候又接見了寧古塔將軍谘送的補授協領、佐領人員。如此看來,雍正在二十一日發病前似乎身體狀況良好,不然的話他沒有必要接見這些不甚重要的官員。
另外,袁枚在《鄂爾泰行略》裏也提到,雍正駕崩後,在一片混亂中,鄂爾泰想起當時雍正曾跟他和張廷玉說過傳位遺詔的事情,他見大家都在痛哭,心想老這麼哭下去也不是辦法,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他便拉起張廷玉,對眾人厲聲道:“現在不是哭的時候!大行皇帝曾和我兩人說過有兩份傳位密詔,一份就在宮中,現在事不宜遲,應該馬上請出來!”
莊親王允祿和果親王允禮這才醒悟過來,急命總管太監將遺詔請出。那總管太監嚇得要命,慌忙跪下說:“大行皇帝並無交代,奴才實在不知道密詔所在!”張廷玉想了一下,說:“大行皇帝當天的密封之件,也沒有多少,外麵用黃紙封住、背後寫有‘封’字的那份就是!”太監們急忙按張廷玉說的時間去找,不久便找到傳位於弘曆的那份遺詔。
在皇位繼承問題解決後,鄂爾泰捧著遺詔,急匆匆地從圓明園趕往紫禁城安排乾隆登基和雍正的後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