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周國(2 / 2)

從古都西安驅車,沿312國道西行約70公裏進入乾縣境內時,極目西北方向,就會看見蒼茫煙雲襯托著三座挺拔峻峭的山峰,呈北高南低之勢,聳立於茫茫蒼穹之下,遠望就象一位新浴之後的少婦披著長發,頭北足南,仰麵躺在藍天白雲之下,這就是梁山,是有“曆代諸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稱的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與其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地——乾陵。

武則天的陵墓,被冷兵器時代的刀劍劈過,被熱兵器時代的機槍、大炮轟過,甚至出動40萬人去挖。然而,沒有人能打開乾陵。

1960年,幾個農民放炮炸石頭,一不小心竟炸出了武則天的墓道口。這個墓道口是真正的國家級絕密,盜墓賊們找了1000多年也沒找見,黃巢40萬大軍挖了幾年也沒挖出來。此後,人們在這個墓道口上邊手植了一棵華山油鬆,如今四麵迎風,已成棟梁之材。

對一座帝王陵墓來說,墓道口好比一把鑰匙,若要發掘,相當完成了一半工程量。如今,乾陵地宮的鑰匙已被我們握了40多年,這把鑰匙若是讓曆史上那些盜墓賊拿到手,乾陵早被挖掘一空了。

在我國曆史上,挖乾陵一事,早已有之。長達1200多年中,梁山上,就沒有斷絕過盜墓者的身影。小毛賊多如牛毛,正史裏不記載,野史裏也懶得寫。曆史上有名有姓的盜乾陵者,就有17次之多,比較大的盜掘活動有三次。但是又都因各種原因中途停止而未盜成功。

唐末農民起義,黃巢聲勢浩大。他動用40萬起義軍在梁山西側挖山不止。直挖出了一條深40米的“黃巢”溝,挖走了半座大山。因為軍中無飽學之士,不懂乾陵座北朝南的結構特點,結果因為挖錯了方向,終沒得手。

史載五代耀州刺史溫韜,是個有官銜的大盜墓賊。他率領兵丁一古腦掘開了十幾座唐陵,發了一筆橫財。因為手中有了錢,便驅動數萬人於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挖掘過程十分不順,遇到的天氣總是狂風暴雨,溫韜受了驚嚇,才絕了發掘乾陵的念頭。

民國初年,***將領孫連仲親率一團人馬,也想學學孫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樣子,在梁山上埋鍋造飯安下營寨,用軍事演習作幌子,炸開了墓道旁的三層岩石,最後卻也沒能撈得半點好處。

目前,許多專家認定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盜掘的陵墓。理由是乾陵墓道完整,而舍墓道,從石山腹部另鑿新洞入地宮,難度很大,目前尚未發現新的盜洞。至於事實是否像人們希望的那樣,隻有等到打開地宮的那天才能得知了。

而此時又有一座武則天的的皇陵出現在孫悟他們麵前,不由的讓人不可思議。特別是那三個大字讓人更加疑惑。

“孫哥,快看!這裏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