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敬親王府(1 / 1)

沒過多久,唐錦的馬車就到了敬親王府,進了這王府自是先要去拜訪這府中女主人的,幸得來時長公主已經提前提點過唐錦,這王府中的情況。這府中平時管事的是九王妃周蕪,雖說還有這側妃柳熙煙,因尚未入譜牒,所以並不能管事。

唐錦初入王府自然要先去拜訪這九王妃周蕪了,唐錦到了王妃的住處碧蕪院時,本要府中嬤嬤通傳,但這九王妃好似已經知道唐錦已到府中,這府裏的嬤嬤倒是直接讓她進去了。

剛進門口,就見一身穿深紅色繡花羅衫的女子迎了出來,這女子有著一雙勾人的丹鳳眼,此時見到唐錦便露出了一副麵露喜色的樣子,隻是這笑意未達眼底,反而讓人感覺有絲虛偽,隻見她朝唐錦伸出手來,似要拉著唐錦,但唐錦卻不想與她如此親近,便收了收手,這女子一陣尷尬,立馬用笑聲掩飾過去,轉而朝著座上的女子說道,“姐姐,我們千盼萬盼這安寧總算是來了。”

那座上女子身穿淡藍色的白紗衣,簡單而有不失打壓,雅致的麵容上畫著清淡的梅花妝,相比較於前麵那女子的嫵媚妖嬈,座上這女子更有幾分端莊靜謐。幸得唐錦提前做了功課,剛入這門便知道,那出來相迎的定是那側妃柳熙煙,而這座上的定是正妃周蕪了,唐錦對這柳熙煙無甚好感,但對這周蕪到頗有興趣,她出生於大夏朝的百年世家周家,這周家是書香門第之家,再大夏朝有句話,“嫁女當嫁楚氏郎,娶媳當娶周氏女。”這說的是大夏朝的兩大世家大族楚氏和周氏。這楚氏就是指以鎮國公府為首的楚家,他家的兒郎出了名的能幹,而且多是癡情種,少有那種風流紈絝子弟,而且楚家的家訓便是正妻五年未有所出,才可再納妾氏。而這周家與楚家齊名,但在皇都為官的人到不多,反而是以江南織造府為首,隻因這周家有一門祖傳的織造手藝,他家的兒女們多受那江南文化氛圍的影響,無一不是知書達理,且培養的女兒大都端莊賢惠,實在是娶妻的不二人選。

此時,唐錦上前對著,座上之人,行了個正禮,“安寧拜見,九王妃嬸嬸。”

這一句話到是討巧,一方麵對周蕪以示尊敬行了這正禮,另一方麵又用“嬸嬸”二字拉近了兩人間的距離。

這王妃聽了自然心裏高興,讓唐錦做到她旁邊來。而對這側妃唐錦則隻是微微福了福身,這側妃尚未入譜牒,按理隻能稱柳氏,自然無需跟她多禮。這柳氏氣的臉有點泛紅,但又不好發作,隻得在那下首坐了下來。

九王妃拉著安寧的手,親切地詢問道,“安寧,這幾年到是出落的越發美麗動人了,隻不知哪家兒郎能把你娶回家。”

安寧瞧這九王妃也就二十四五的模樣,倒也已是兩個孩子的娘了。聽她這麼一問,便微微低了低頭,說道,

“嬸嬸,取笑了。安寧已是雙十年華,還有哪家兒郎能看上安寧。”

那柳熙雪聽了,不禁心裏一陣譏笑,你都要熬成老姑婆了,還怎麼嫁出去。

不過麵上還是故作寬慰道,“安寧,要嬸嬸說這好兒郎還是有的。那丞相家的大兒子,他那正妻前不久剛剛病逝,膝下到也無子,而且這為人也不錯,你不如考慮考慮他。”

唐錦不禁擰了眉頭,正待說些什麼,一旁的九王妃倒是忍不住了,立馬喝道,

“胡說些什麼。安寧好歹也是縣主,那鰥夫哪能說與安寧呢。”

那柳熙雪立馬住了嘴。九王妃轉而向安寧道歉道,“安寧,熙雪不是有意的,你別往心裏去。我們安寧這麼好,自然能嫁的個好兒郎,就是那楚家的兒郎娶了咱們安寧都是高攀了。”

唐錦見九王妃話都說成這樣了,也不好多說什麼,便微微點了點頭。

九王妃自又是一番噓寒問暖,問安寧身體可有大好,後又留安寧在她那兒用了飯,便讓府中嬤嬤去為安寧收拾收拾,見安寧身邊隻帶了綠雁和紫月兩個丫頭,便又將府中的一等丫頭秋心與秋菊派了過去伺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