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上揚,我國國內的油價也接連上調,在半年的時間內,竟然連續上漲了六、七次,漲幅達50%左右。不用說,這肯定會造成很大的連鎖反應。我們來看看兩個司機在加油站的對話。
兩個出租車司機來加油。甲說:“他媽的,這油價漲個沒完沒了,這活都沒法幹了,掙的這點錢全讓石油公司拿去了。”
司機乙說:“油價漲了不少,可你沒買點石油公司的股票嗎?從第一次漲價起,我就買了些石油公司的股票,都翻了一倍多了。”
這兩個出租司機從表麵上來看,其身份是一樣的,他們的謀生手段也是一樣的:都是靠跑出租拉客人來取得收入,以此謀生並養家糊口。油價的上漲必然增加其運營成本,減少其收入,從而導致生活水平的下降。
但他們的另一種身份卻不同:司機甲純是石油的消費者,油價的上漲對他有害無利;而司機乙不但是消費者,還是投資者,他購買了石油公司的股票,油價上漲雖讓他蒙受了一點損失,但從另一個市場上,他卻獲得了巨大的收益,他在分享著石油公司的利潤。這邊他加油時多花了幾百元,另一邊他從股市上則拿回幾萬元。在某種程度上,他還是位老板,有人去為他工作。
不動腦子、因循守舊的人,隻會沿著自己習慣的軌道生存、工作。在他們眼界中,新鮮事物與他們的生活沒有關係,那都是別人的事兒,他們永遠認為自己是一個消費者、打工者、旁觀者,他們被動地承受著各種變化對其造成的影響,而無論這種影響是好是壞。不動腦子、因循守舊的人,隻會沿著自己習慣的軌道生存、工作。在他們眼界中,新鮮事物與他們的生活沒有關係,那都是別人的事兒,他們永遠認為自己是一個消費者、打工者、旁觀者,他們被動地承受著各種變化對其造成的影響,而無論這種影響是好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