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先發製人(1 / 1)

人們往往對第一印象來得深刻,一經形成,常常會積澱為一種思維上的定式。如果在這時,有人對他說張三其人是如何品行不軌、道德敗壞等等,那麼,他即使是對該人的話並不言聽計從,可是,在內心深處卻著實地對張三的人品如何打了個大大的問號,心理上也對其呈現出惡感的苗頭。

那些善於打“小報告”的人正是抓住人們的思維和心理上的這一特點,想方設法地做到捷足先登,先發製人。而被“暗箭”傷害的人往往由於疏於防範,棋輸後手。

但是,如果被誣陷的人事先采取措施,積極進行自我保護,或者是一聞風吹草動,就積極行動起來,自己搶奪了先手,局勢豈不完全改觀了嗎?

漢景帝時,晁錯為內史,很受景帝重用,他提出過許多革新的建議。丞相申屠嘉因為晁錯的建議觸犯了他的利益,一直在伺機構陷。晁錯的府第建在老皇帝本廟前空地上的短牆裏,出入很不便,於是晁錯在短牆南麵開了兩個門。申屠嘉借此大做文章,要狀告晁錯擅自鑿廟牆為門,奏請殺頭。晁錯聽到申屠嘉的圖謀後,趕在申屠嘉之前,將真實情況報告給了景帝。所以等到申屠嘉告狀時,漢景帝隻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不是廟牆,是廟外空地上的短牆。”便否決了申屠嘉的小報告。申屠嘉回家後大發脾氣,說:“我應當趕在他的前麵,他趕前了,我反而被他賣了。”晁錯的機警,使他躲過了一次讒言的災禍。被“暗箭”傷害的人往往由於疏於防範,棋輸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