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危機(1 / 2)

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一手三十六路春秋刀法使得出神入化,使刀的無人能出其之右,俗語說“關公麵前耍大刀--班門弄斧”。對於這個功法,蘇飛還是知道的,但是他也能猜到這可能是關羽經過不斷地實戰自己琢磨出來的一套刀法,或者說是後世的人自己編纂出來的,不過這也不能否認關羽的刀法精湛。之所以叫春秋刀法,那是因為關羽最愛讀的一本書就是《左氏春秋》。

為什麼說是自己琢磨出來甚至是別人編造的呢?那是因為在東漢末年,武功技法根本沒有形成係統,也沒人去總結,更別提什麼拜師學藝的了。不過春秋刀法確實是一套很好的刀法,也很適合關羽來使用,要不然也不會經過了兩千多年,沒有人覺得關羽用的不是這套刀法。

蘇飛所做的就是把腦海的裏的這套刀法大致的謄寫出來,就當是送給關羽的禮物了。之所以說是大致,那是因為蘇飛對這套刀法的記憶也不是很深刻,隻記得最著名的幾招,畢竟他又不喜歡使用大刀,當初隻是為了了解才翻了兩遍的。不過就算是這樣,蘇飛隻要把這套刀法送給關羽就能夠省去了他摸索的時間,或者說不定還有所感悟,創造出更厲害的刀法呢。

關羽的問題就算是解決了,蘇菲也覺得一套或者隻能說是半套刀法送給他,至少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裏是足夠用了!可是張飛那個憨貨怎麼辦呢?這也是最讓蘇飛頭疼的地方,因為他沒聽說後者有什麼特別或者有名的技法,而且矛這種武器後來是越來越少,招式自然很少傳承下來。

靠,你說你選武器非要選個矛幹嘛啊?這不是為難我嗎?蘇飛撓了半天的腦袋沒想出個所以然來,又開始責怪張飛了。當初給他畫個丈八蛇矛的圖樣,也是因為這是他的成名武器,哪想到現在這樣自己為難的情景。

不過蘇飛也知道,這也怪不得張飛,畢竟矛還是這個時代使用最廣泛的武器,而且他喜歡甚至擅長使用矛也是和他的職業有關的。

張飛是個殺豬賣肉的,而且那時候殺豬和現在不一樣,現在都是用刀,那時候用的卻是扁鑽,就是一種類似於長矛得東西。

殺豬的時候就把豬用鉤子吊起來,四肢綁縛固定。

殺豬人上身赤膊,腰間圍一塊白布,雙手持扁鑽,兩腿蹲個馬步。

殺豬人先飲酒一盅,大喝一聲,雙手將扁鑽捅進豬肚皮。然後,狂吼聲處,扁鑽反挑上去,直至豬首。此時,豬血飆出,可以由助手用容器盛放。

接著,砍下豬頭,放下鐵鉤,將死豬作為紅白條另行存放,備用。

可見,殺豬,是用矛的,並不是用刀。

每次蘇飛想到這個的時候,腦海裏都會浮現出一個畫麵。張飛麵對敵將雙手揮舞著武器殺奔過來的時候,就像是麵對著一隻被吊起來的豬。夾緊馬腹,手持丈八蛇矛,借著馬力向前衝去,然後大喝一聲:“燕人張益德在此!”。雙手舉矛,對著來人的心髒或者腹部就捅了進入,然後借力向上一挑,血肉橫飛之間,一人已被他斬落馬下。